男青年吧唧了一下嘴巴,“还有盒饭……”
秋火明看了一眼手表,才九点三刻。
他把茶叶蛋都吃了,又吃了一个肉包子,这才停了下来,顺手将油纸袋扎好口,水壶里的水也没那么烫了,秋火明灌了一口水下肚,只觉得周身都爽利了。
汉子也把馒头给吃完了,喝了一口茶缸里的温水,再看向秋火明的眼神,已经透着几分亲昵了。
“我姓崔,乡里人叫我崔家老五,住在鹤茆乡,你要是过年有时间,到我们那里去玩,我带你去捉鸟……”
“崔大叔,我叫秋火明,你们那都有什么鸟啊?”秋火明好奇地问道。
“那可就多了,最多的就是白鹤……”
崔大叔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
对面的小夫妻对这个话题没兴趣,两人凑近小声地嘀咕起来。
这一站又上来了好几个人,眼看着通道更挤了。
上面的行李架已经塞满了,其余的行李都堆在地上,没票的人,有些靠在行李上,有些干脆就地卧倒,还有几个在车厢连接处坐着闲聊。
还好现在是冬天,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气味还不算难闻。
崔大叔说了一大段的话,口干舌燥地停了下来,端起茶缸喝起水来。
秋火明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将袖珍收音机从背包里给取了出来。
对面的小夫妻停止了对话,饶有兴致地看着秋火明摆弄着收音机。
不一会儿,搜到了频道,收音机里传出了悠扬的歌声,崔大叔赞道:“这曲子好听。”
对面的男青年也笑着附和道:“这歌我还买了磁带。”
女青年想了想,“是朱明瑛的《大海啊,故乡》!”
“她的声音真好听。”
坐在地上的几个人也嚷嚷开了,“小伙子,声音放大一点!”
秋火明笑了笑,将按钮调大。
有了这么一出,车厢里的氛围好了许多,原本大家还因为进进出出,碰到、挤到多少会吵几句,听着歌声,大家议论了起来,有些熟络了,再吵的话也不好意思。
半个钟头后,信号变差,秋火明换了个频道,里面是评书。
又有人嚷嚷了起来,“哎,就听这个……”
秋火明从善如流,停下了手里的动作,大家闲着没事,议论声少了,都认真听了起来。
临近中午的时候,有餐车来送餐了,“瓜子、香烟……热水,让一让,同志,腿缩一缩……”
沿途惹来一阵阵骚乱。
秋火明上午填饱了肚子,油纸包里还有一个包子一个馒头,暂时什么都不想买。
任由着餐车推了过去。
也不得不说,这些列车员一身的好本事,能在这么多人的包围下进进出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