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点头,
“对。”
都不用陆时说什么,旁边的凡尔纳摇头道:“我那天就说过了,这样治标不治本的。”
托尔斯泰当然也知道,
那天,他说起自己的捐赠,是因为聊到了法国为改善民生,降低少儿的学费,
他现在隐隐觉得,治本在教育。
陆时说:“中国有位梁启超先生,在演讲时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就连我的家乡有人来伦敦,不请我做别的,只请我编写教材。”
托尔斯泰默然,
没想到连积弱的清廷都知道以教育为重中之重。
他说:“我明白了。”
庞加莱说:“可兴办大学的费用恐怕……”
后面的话没说。
罗兰接过了话茬:“陆教授刚才说的是‘少年智则国智’,又不一定非得大学。”
托尔斯泰说:“不办大学?那有什么用呢?”
罗兰道:“人家德国还是普鲁士的时候就开始搞义务教育了呢~啊,说起来,为什么义务教育最早开始的不是刚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而是经济落后的普鲁士?”
罗兰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个事情了,
但得益于铁血宰相俾斯麦,一说到普鲁士,大家好像就是在关心打架干仗的事,对教育谈得甚少。
这一点,萧伯纳倒是最有立场吐槽,
他说:“义务教育需要大政府和庞大的公共财政开支,大英帝国一个封建自由国家,上哪里去搞来这笔庞大的开支?”
神特喵的“封建自由”!
众人大笑不止。
萧伯纳摊手,
“你们别觉得我开玩笑。在我心中,英国就像《是!首相》开篇的那句话,‘大英在不当人这方面,向来是不当人的’,陆总结得算是相当到位了。”
事实上,英国1870年就有了《初等教育法》,
至于执行得到不到位……
只能说有那么回事。
陆时也说:“无论怎么看,符合英国特点的是贵族精英教育,而不是普及义务教育。”
托尔斯泰问:“初等教育如此重要?”
其余人一同点头。
陆时还进一步说道:“现在的俄国有个特点——穷得只剩人。只剩人的时候,你还能拿这些人做什么呢?一是打仗、二是种地、三就得是搞教育了吧?总不至于都忽悠他们去闹革命……”
众人又被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