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赶紧擦掉眼泪,略有些不好意思的对程君越道,“同喜同喜。”
程君越整个人喜气洋洋,他排名第十,第一次下场考试有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两人攀谈一会儿,程君越便先走了,他的成绩是早就知道了的,这会儿过来也是特意和林浩道喜。
“走走走,咱们也快回家了。”
回家路上孙玉梅乐呵呵的计划着这回办席面该怎么弄,林万也十分重视的和她聊着该请哪些人。
林宇和林灵在外头驾车的位置聊天,林浩也乐的和他们闲聊。
到了镇里,林正李桂枝得知大郎考中,也是喜极而泣。
铺子里还有不少客人,都纷纷同林浩道喜。
一时间林家小吃铺热闹的很。
不一会儿李桂枝拉着孙玉梅到一旁小声道,“咱们家这大喜事,怎么着也要大办一场,大嫂,不用担心钱,大郎给李家光宗耀祖了,我们也高兴,这五十两你先拿着,不够咱们再添。”
李桂枝又递给孙玉梅一个荷包,孙玉梅不收,她直接塞进袖子里。
“桂枝,你这是干啥,我们家办席的钱还是有的,你们刚买了田地,又要顾着铺子里买东西,还要给伙计发工钱!”
孙玉梅把荷包又拿出来,“快拿回去。”
“哎呀,大嫂,这些我心里都有数,快拿着!”李桂枝不想和她拉拉扯扯,说完就赶紧回铺子去了。
留孙玉梅在一旁哭笑不得。
这会儿铺子里正忙,林万他们不一会儿就先回去了。
等铺子里忙完,备货的时候朱康这才惊讶的问道,“林老板,没想到您侄儿这般厉害啊,年纪轻轻就是秀才了。”
赵欢欢也是说不出的惊讶。
秀才的名头放在府城京都只能算是毛毛雨,但县城就不一样了。
今年清水县考中秀才的只有二十几人,前几年更少。
况且在大安国,秀才的待遇在百姓眼里,那是相当好了。
见官免跪,免除赋税,免除徭役,刑法优待,穿戴特权等等。
再则秀才的社会地位也算高,所以平头百姓最好的出路就是考取功名。
但功名也不是随便就能考上的,拿林浩来说吧,他读书刻苦,不也一样考了许多年才中。
要不然就只能像程君越一般,有好的家境支撑,从小名师指导,爹娘帮着规划前途,程兴便是压着程君越读书多年,今年才让他下场考试,所以才能一次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