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吕部长直接找自己,啥意思?拉拢自己?
方淮已经打定主意要做这件事,不过,他也明白,如果是拉拢,人家多少就能给点条件。
要是能要点主导权,那是最好的。
研究所不属于部队编制,搞不好,还能给自己公司以后聘请的的科研人员要两个职位,增加点话语权,那有些事就更好操作了。
管他的,有枣没枣,老子先打三竿子再说。
“呃…首长,我和宗教员说过,这个合作,职务方面,我还有些想法…”
“诶~”没曾想,吕部长听到这话,直接一摆手。
“只要事情办得好,这不是问题!其实,我认为你的想法其实还有进步的空间,学校也能够更好的为你的课题研究创造条件,也能在你的评职定衔上,给予更多优待!
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和我聊聊?”
吕部长一番话,把方淮说得脑子发懵。
我的课题研究?
评职定衔?!!
啥意思?!
我不就请学校创办研究所,给公司科研提供个名头吗?咋成我的课题研究了?
实际上,吕部长也有信息差。
刚才,陈校长只是告知他,方淮正在努力做改革研究,并且有了成果,已经进入了上层视野,到了学校以后,也想积极推动改革,并且说服家里投资,和学校进行科研合作。
这是陈校长的推测,其实也大差不差,只是上交部局的改革方案和学校这事其实没有太多因果关系,但吕部长听后,觉得这对学校肯定是大好事,而方淮如此积极参与改革,个人诉求,无非是为了研究成果。
成果,便是利益。
普世认为的个人利益,无非升官发财嘛。
发财,人家家里既然有钱,自然不缺,那就是升官了。
现在方淮提到“职务”,已经是明侃了。
可方淮听到吕部长提到“评职定衔”,内心已经开始狂跳。
领导,我说的,不是这个职务啊!
不过,可以聊聊!
此时他很想问问,昆指一个大专,居然还有“在定职评衔上给予优待的权力”?
但,他不敢直接问。
人家都开条件了,自己去问一嘴,万一人家发现自己原本没这个想法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