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淮笑着解释道:“舅,这是支队的事,你马上要去总队了,不关你事了,你就跟着旁听一下得了。”
张支,马上要变张总了。
估计也就是月底的事。
如今,命令都下了,只是还没开会宣布,方淮不再谨慎说话,张中庭也不再反驳。
成政委和李支都看着张中庭笑。
这老张,当团长的时候年轻他们好几岁,和他们同期,如今,又在副师这一步上超车,成了他们前面的领导了。
还有这么个发力迅猛的外甥在。
年轻就是资本啊。
“领导,现在给你们看的,只是早上资料的其中一个小部分,在那份资料里没有太多展开,这个,我把它细化了,内容,就在题目上,消防指挥系统的建设。”
方淮也没看资料,直接讲解起来。
“消防指挥中心,是新一代消防的神经中枢,也让消防彻底告别了以往的出警模式。
由中队通讯员直接接警出动,然后上报大队支队,转变为支队系统接警,系统派警。
这是一步好棋,让上下指挥员同时通过这个系统,知晓每个中队在干什么,有没有出警,避免了有警仍派警,增援不清晰的混乱境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并且,我查了一下,规划里面,指挥中心的系统构成,有接处警系统,预案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系统,gps时钟同步系统,视频会议系统,指挥中心检测大屏,gps卫星定位系统几个部分。
不过,我觉得仍然不够。
这个神经中枢,明明可以干许多事情。
第一,预案专家库的问题,我在早上方案上有说明,这个我们是一定要做的,涉及灾害风险可能发生的门类领域的专家,我们需要掌握,关键时候,我们能够快速请调相关领域的专家到场协助处理,当然,还需要取得相关部门的认可。
第二,110接警中心,120救援中心的指挥系统,和我们接口不完全相同,互通信息的能力差,导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救援的响应时间和部门协同。
最基础的,是我们不知道他们谁出动,他们不知道我们谁出动,找人难找,难以协调。
这一点,我相信早上李支是深有体会的。
再深化一点,就是三方联动。
我举两个例子。
山岳救援,有伤员,消防救援,120救护,110协同,高峰期警车护送开道。
跳楼,跳水,也是可能需要三方需要到场的事件。
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如何做到联动?由政府,建立一个应急救援系统,并且,以后可以把煤炭,石油化工等部门的救援系统链接进来。
我想不难,如果政府能够授权,完全可以由我们牵头去搞。
这样,方便统一宣传,更方便民众报警,以后我们的宣传口号,就不是火警119,而是遇险,灾难,119。
第三,与市气象局,市水利局,省地震局,市地质局,建立共享资源,协作响应,快速支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