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将军的称呼,可不是因为他是杨尉的儿子便能得到的,而是他用军功和能力换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爹,虽说自家孩子不能一直夸,但也要实事求是,我大哥还是很厉害的。”古月兰难得帮杨昭英说了一回话。
杨昭英挺直了胸膛,挑衅的看着他爹,似乎在说:还是我三妹有眼光。
第二天,北戎那边传来了消息,萧顺被押解回北戎都城,是死是活就看耶律木在北戎王心里的重要性了。
杨尉却道:“萧顺的死活,可不是北戎王能决定的。已经年老的北戎王,对东西两个部落的控制已经开始减弱,他的儿子们成才的也就一两个,但有野心的却不少。”
“如此说来,北戎内乱只是时间问题。”齐王说道。
旁听的古月兰和方元善对视一眼,心里也期盼着北戎内乱,这样一来,他们就没有时间侵扰东夏边境了。
把玩着匕首的杨昭英轻笑了一声,“与其等北戎内乱,我们不如给他们制造一个机会。”
“昭英有法子?”齐王目光炯炯的看着他。
杨昭英轻咳了一声,“当初我们设计耶律木的死,不就是为了挑起北戎内乱吗?现在人已经死了,而萧顺作为曾经西部落的王子,目的不言而喻。”
杨尉听后,满眼的兴奋,他看向齐王,“王爷,谣言能不能传到北戎都城,以及北戎西部落,就看您的了。”
齐王掌握着北戎内所有暗探的信息,这件事由他去办,确实更加的快捷省力。
“这事交给本王。”齐王心里也是兴奋的。
只要北戎内乱,东夏才能休养生息,腾出手来解决国内积弊已久的矛盾。
尤其是蜀川和江南一带。
这两处地方,一个因为蜀道艰难,当初父皇打下江山,直接让吴忠志做了蜀王。
导致蜀地一直不听朝廷的调遣,被派到这里的官员,不是意外死亡,便是成了蜀王的人。
朝廷发布的政令,在这里也得不到实施,税收更是一年比一年少。
甚至从五年前开始,蜀地便再没有上交过一文税银。
江南一带富奢,可税收每年却只有二三十万两,还比不上京畿之地的雍州税收高。
这显然不符合江南一带的经济发展情况。
只是,皇兄派往江南查案的官员,不是一无所获,便是意外身亡,甚至家人也跟着遭殃。
导致后来再也没有官员敢涉足江南一带。
皇兄在朝堂上发过不少次火,却也无计可施。
几日后,北戎大营。
萧顺被都城派来的人绑着双臂,推进了囚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