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带领手下投奔袁绍,袁绍应该会接纳,毕竟他们有着那么多年的友谊,不过袁绍那边可是非常看重出身的,那些世家之人应该会得到重用。
但是曹操发布求贤令招揽的人才可就不好说了。
而且袁绍那边派系好几个,到时候内斗起来可就热闹了。
尤其是谋士系统,到时候会打得不可开交吧。
而且那边还非常看轻武将,可想而知曹操的很多手下都要没有好日子过了。
至于刘备那边,可能也会有可能收留曹操,但是诸葛专权,还有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一方几乎不敢重用曹操及其亲族,甚至是他的那些谋士。
但是手下的那些外姓的将领可能会有出头之日。
不过最好的还是投靠孙家。
孙权建立的暗营无处不在,随时监视着领地内的风吹草动,所以应该没有人在暗中搞事情能够逃脱孙权的眼睛。
而且还有暗影这个特别行动队在,可以直接在黑暗之中抹杀危险。
在后世,很多人都非常喜欢曹老板,而孙权就是其中之一。
只可惜孙权想要曹老板,但是也不知道他能不能来。
这个事情到时候再说吧,能成就成,不能成也无所谓。
这两个计划都要用到骑兵,所以年后北疆那边就不能留那么多骑兵了,要减缓征战鲜卑的速度。
孙策这次回来带回来三万的骑兵,年后不但不用回去了,而且还要继续调一点骑兵回来。
而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河北之地还是在袁绍手里,征讨鲜卑,很可能战线被拉得太长。
那边可是没有水运可以保证后勤补给的。
于是,在众人的商议之下,最终确定了大致的计划,那就是从扬州北上。
到时候看情况,再决定是去开启西北,还是东北,甚至是中原与河北的战事。
孙家现在的势力虽然很强,不惧任何人,但是要是同时三线开战,还是有些捉襟见肘。
尤其是剩下这三家都不是易与之辈。
所以两线作战才是最合适的。
大致的计划就是这样了,至于如何行动,还是要到时候看具体情况。
就这样,孙家治下的几郡之地,以及那些海外之地的所有军民,再次度过了一个祥和的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