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既希望公孙瓒能赢,但是他又怕公孙瓒赢。
他也是汉人,辽东也是大汉疆土,高句丽和濊貊是入侵者,他当然希望公孙瓒能够打赢了,这样辽东就不会落在异族之手。
但是同时联想到他这么多年一直都没有服从过公孙瓒这个上司的管理,甚至还“自立为王”,这要是公孙瓒翻旧账,他绝落不到好处。
可是再回想一下,万一公孙瓒打败了,那高句丽濊貊联军,马上就会反过来继续进攻辽东郡,那辽东郡必将失守,城内百姓将沦为异族的奴隶,到那个时候,他公孙度也许将成为罪人。
所以公孙度现在极度纠结。
一旁的王烈看到了,有心想要说两句,但终归还是欲言又止,什么话都没说出来。
其实他知道,他们在这里什么都干不了,公孙瓒那边能不能打赢高句丽和濊貊的联军,他们是起不到一点作用的,完全要看公孙瓒自己的实力了。
公孙瓒赢了,他们才能有一线生机。
高句丽和濊貊联军赢了,那他们要么身死,要么投降,去当一个异族的走狗或者奴隶。
不过相信很多人会选择死亡吧,毕竟他们不想当奴隶。
而孙权那一边,从斥候那里得知高句丽国主终于忍不住了,率领大军回来找他决战了,也是非常高兴。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下面的众将和三韩的那些部落首领,也是异常兴奋。
孙权手下众将是知道终于有大仗了,立功的机会来了。
三韩那些首领则是各个摩拳擦掌,被高句丽和濊貊的联军欺负两年了,终于要可以亲手报仇了。
对于这场大战的结局,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双方总兵力差不多,但是孙权这边武器装备却远在敌军之上。
虽然高句丽骑兵超过孙权这边骑兵人数将近一倍,但是我方有投石车和那么多弓弩,再多的骑兵都不怕。
而三韩各部落首领也不觉得自己部落的勇士就比濊貊的士兵差,大不了就拼命呗。
而且按照他们对孙权的了解,肯定不会是让他们直接硬碰硬的。
到时候,有很大概率,是前面骑兵给他们突击一番,打乱敌军的阵型之后,才让他们冲锋。
所以他们都坚信,胜利是一定属于自己一方的。
孙权看到下面将领的士气高昂也是很欣慰。
于是让徐庶开始布置任务。
大军迅速往前十几里,占据了一个有利地形,然后工匠开始组装投石车。
步兵在阵前布置了拒马等障碍物,甚至还趁对方没来的时间里,挖了两条沟渠似的防线。
防御后面是长枪兵和刀盾兵,他们要阻挡骑兵的冲锋和保护身后的弓箭手。
弓箭手后面就是这一战的秘密武器,也是这一战非常关键的一环,数百辆的投石车。
而三韩的各部落则是放在了最后,他们也是最后集体冲锋的时候才会派他们上前,前面的任务就还是别让他们送死了。
三首领他们这些部落首领,看着眼前的汉军,有条不紊的按照各自的任务进行着准备工作,也是心里感慨,这就是大汉的正规军啊,哪是他们这些三韩和高句丽这些部落所能比拟的?
要是高句丽的士兵能有汉军实力的一半,他们可能连几个月都守不住,更不要说两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