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荀家,陈家,司马家,以及其他大家族都是派了家中的长者,还有青州大儒郑玄等等,一同来参与这次盛事。
只不过经过几个月的修订,也是只修订了部分,要想全部修订好,还需要不知道多长时间。
实在是有些时候争议太大了。
需要长时间的争论,最后才能达成一致。
而在秋收之后,几乎所有家族的人都是带着那些修订好的书籍返回,就只有经学和算学大师郑玄选择留了下来,而且他已经准备定居在柴桑。
这里的学术氛围太好了,身边之人又都是和他一样有真本事的,在这里每一天都过得非常充分。
而且他的年纪也不小了,在这里也能找到很多志同道合,年纪相仿的人,可比在家冷冷清清好多了。
所以他就准备定居在柴桑,然后加入天下书院。
因为孙策出征在外,所以这件事至今也没有定下来。
所以孙权现在直接同意,准备备礼去拜访一下。
这可是汉末有名的大儒之一,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的。
下一件事,明年一定要大力种植棉花,以后在北疆的驻军和百姓也会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棉衣。
再下一件事……
孙权一边说着,陆逊一边记着。
一旁的孙翊也是才发现,居然有这么多的事情需要处理。
他在被孙策留下坐镇丹阳,基本上所有事务都交给张昭张纮去处理了。
而因为境内没有战乱,所以除了按照以前一样招兵训练,和生产物资之外,基本就没有其他的事情了,所以也从没用他操心过。
他更多的像是一个吉祥物而已。
张昭张纮虽然兵法韬略不行,但是内政能力确实没的说。
孙策治下这么多地盘,政务方面确实井井有条,有条不紊的大力发展着。
而且孙策和孙权也都是放权给他们,让他们不受制擎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就像是东南半岛那边需要什么物资,他们都会主动准备好运送过去,以保证那边的可持续性发展。
并且事后有详尽的数据报给孙策或者孙权。
孙权看到陆逊记录完了,就让他去先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