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后方便称呼,陆议以后直接就改成陆逊了。)
武的方面人多一些,家将之首的徐盛,兼密卫大统领。
然后是暗营的马忠和潘璋。
还有朱治和朱家派给他的两个跟班,朱然和朱桓。
丁奉丁封这两个十岁出头的半大小子。
这俩人现在武力已经不弱,就是年岁还小了点,得等过个两三年才能成长起来。
最后就是陆康推荐给自己的陈武。
孙权准备把他交给马忠和潘璋。
同时还有李方,李长这兄弟俩。
他们三个去庐江那边发展情报网应该挺合适的。
然后有些出乎孙权意料的是,牛兵这小子还真不愧是姓牛的,身子骨那叫一个壮实。
然后武艺居然还很不错,至少有八十多,这要是再培养培养,上九十的话就是一流的猛将了。
果然汉末三国时期,有很多有能力的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埋没掉了。
要不然这个时期上千万的人口,怎么可能留下名字的只有一千多人呢?
就牛兵这样的,如果没有意外,也许就是个在家终老的样子。
参军入伍没有关系没有机遇都出不了头,就算立了功劳,没准也会被上级给顶替掉。
东吴人才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顶级武将。
勉强算是超一流的估计也就太史慈和甘宁二人,武力大概达到95超一流的临界点而已。
其他的诸如周泰,还有那些江表虎臣,能武力上90,算是一流武将的真没有多少,更多的都是不到90武力的二流之列。
不过他们强在水战方面。
智力方面有四大都督还可以和曹操和刘备掰一掰腕子。
治政人才现在好像还只有顾雍一个人,至于张昭张纮鲁肃,也不知道孙策和周瑜找到没有。
另外的步骘,卫旌两位大才,倒是提前联系了,等到合适的时机应该可以请出来。
孙权他们正在商议间,突然有暗营的人来报,说是孙策手下大将黄盖快到丹阳太守府了,午时可能就会来孙家。
孙权和徐庶听完之后马上就大概猜到了黄盖的来意。
而旁边若有所思的还有陆逊,徐盛以及朱桓,马忠潘璋。
甚至是李方李长,这兄弟俩,还有丁奉都是一副思索状。
孙权见状心里很高兴,和徐庶对望了一眼,心照不宣的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