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跑不知道,一跑吓一跳,你没想到事情比你预料的更复杂。】
【从司马到上中下帅,上中下佐,上中下大夫,需要你游说的人有一大堆。】
【要知道,楚国军队可是国君亲至,三军听候调遣,形势颇为严峻。】
【为了说服晋军各方势力,你奔波往返,不遗余力。】
【动之以情,诱之以利,晓之以理。】
【好不容易才让晋军达成共识,同意联郑抗楚。】
。。。。。。
嬴政只想感叹郑国太天真。
春秋时期诸国争霸,政治格局与经济基础各异,发展不平衡。
有的国家日趋强大,有的国家逐渐衰弱。
强者自然力图向外扩张,小国则是寻求大国保护。
所以,争夺对弱小国家控制权的战争不可避免。
若是秦国的附属国来请求他攻打其他国家,他必然不会出全力。
相反,他希望附属国先和其他国家打起来,借此消耗对方的实力。
他会静待战局的演变,待双方筋疲力尽之时,再决定收拾哪一国更为有利。
历史上,也正是如此。
。。。。。。
【但说到战争具体怎么打,事情又乱套了。】
【因为晋军要郑国打头阵,可是你们郑国也有自己的考虑。】
【这些年来,郑国无数精壮死在了战场上。】
【若再将这最后的精壮耗尽,那郑国岂不是就只能完全任人宰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郑国不出兵,自然引起了晋国的不满。】
【什么意思?想让我们晋国当炮灰?】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之时,楚军又卷土重来。】
【大敌当头,你们虽然组织了联军,但是两国都想保存自身实力,所以一战即溃。】
【你唯一庆幸的就是,你们逃得够快,尚能保留实力。】
【而楚军怕你们做困兽之斗,不敢逼得太紧。】
【此后的多年里,晋国与楚国之间的战火从未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