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郎,你不也是这世间最好的男人嘛?”
“嗯~”
李隆基揉了揉眼睛。
“不行,今天是大喜的日子,不能再这样煽情了。”
“来,把人叫进来,接着奏乐。”
心月被逗的有些想笑,“好~”
心月所住的这个宫殿,叫做华清宫,是李隆基特意命人新修建的,叫这个名字,当然是用来纪念当时两人定情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之后,李隆基天天住在了这里。
华清宫,也有了处理政务的偏殿,李隆基在华清宫享完乐,就可以去处理朝政。
只不过,他老了,终归不是,从前那样勤奋的料,每次处理一会儿,就想着休息,甚至看着奏折也会睡着。
这大唐的危机终究是要来临的。
因为大唐的机制已经烂透了。
第一,人才凋零。宰相李林甫不是什么好人,他会为了自己的权利排挤所有有能力的贤臣,张九龄就是如此被罢相回乡。
第二,制度漏洞。
节度使拥有的兵马太多了,安禄山三镇节度使兵力最低十几万,而宫廷御用军队廖廖几万,节度使反叛是迟早的事。
节度使是李旦那个孽子弄的,因为武周时期打的疆域太大,他没能力管不住,为了镇住这庞大的地理范围、复杂的国防形势以及边疆地区的特殊治理需求,就采取了节度使的机制。
这为大唐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第三,更是重中之重。
这皇帝不给力啊,年轻时还有威严,年轻时反叛,调动兵马,采用良将镇压叛变还是可以,但是李隆基他越老越不给力,这就真没有办法了。
最后大军压境了,人才凋零,主将只能派出一个腿脚残疾了的哥舒翰,谁能服这个老皇帝呀?
李亨后来登基平定叛乱,也是心累。
李亨到处寻找人才,将军陈玄礼,郭子仪等,尽心竭力用了五个月平定了叛乱。
但是大唐还是伤了根基,因为朝堂上全都是太上皇的旧人作怪,李亨没有心腹,不得不重用宦官,最后又出了宦官专权的新毛病,死的早,但他也是够努力了,至少平定了叛乱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