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对此也十分认同,他在军事上能力不强,最多能够应付一些草寇、反叛者之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他对于治理民生,却是社稷之才。
经过一番深入的交流,韩玄也基本了解了对方的能力。
次日清晨。
韩玄已经留在书房,处理堆积的公务。
“长沙。”韩玄看着手中的公文,心底暗暗思索。
前段时间,长沙太守张羡逝世了,桂阳太守也逝世了。
这对他来说,并非是什么坏消息,尤其是张羡之死,这让他的内心感到有些兴奋。
毕竟对方在荆南的影响力很大,如今对方逝世,也算是消除了一个心腹大患。
张羡麾下仅有一子,名为张怿。
他的能力远不如其父,韩玄可以轻易将其拿捏。
只是给了对方一个中郎将的虚职,便将其打发了,但长沙太守的空缺,韩玄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将其托付给谁。
桓阶虽然有能力,但太过年轻,担任一个拥有百万人的一郡之守,实在是有些欠缺。
此事暂且放下,紧接着是下一份公文。
“恩?是韩熙的。”韩玄想了想,会有什么事呢?
将其打开,看了几眼心底便已了然。
之前韩玄在江夏建造了医学院,张仲景伯父为院长,专门传授世人医术。
最近这几年,这件事基本已经落实了,在荆州内,所有的医者都必须受过医学院的严格考核检验,方有行医的资格。
如此一来,剔除了绝大部分的庸医,这让荆州病死人数,大幅度下降。
韩凌主要是询问,这一政策是否要在扬州推行。
韩玄在其上,用笔写下了一个准字。
接下来,韩玄继续查看其他的公文。
剩下的都没有什么大事。
无非是韩玄之前种的棉花,如今已经成为规模,各种棉织品已经大面积在民间出现。
棉布不仅能够御寒,而且还比丝绸更加吸汗,这让在生活在闷热的南方百姓,十分喜欢。而且棉布也比寻常的麻布要舒适许多。
还有便是水车的推广,磨坊也渐渐出现,让原本难以下咽的小麦,可以研磨成面粉。不仅不费多少人力,还使得面食逐渐发展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总之荆州在韩玄的治理下,很多政策都出现了正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