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张元林从大衣里掏出一份厚厚的报告,上前放到了组织上大领导的面前。
随后张元林汇报继续,把个人的想法以及去了现场后发现的问题全部说了一遍,之后还现场做了总结,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那种毫不怯场并且思路清晰不卡顿的状态引得组织上的大领导频频点头,嘴角也是止不住的上扬。
“好,太好了!早知道你有这等口才,我就应该组织一场大会,让大家都来听一听,叫他们知道什么才叫务实,什么才是真正做事的人!”
说着,组织上的大领导看向另外两人,吩咐道:
“张元林同志的思路讲的很明白了,我非常认可,一会儿我也会向组织报告,临时开个会,你们俩位继续配合张元林同志的工作,我也会尽快加派人手增援,并且给予他更多的临时权限!”
随后组织上的大领导又看向了娄半城,微笑着说道:
“都说工人才是引领时代的主力军,但你开了个好头,是一位好榜样,希望你能继续保持本心。”
娄半城听后立马挺直了腰杆,正色道:
“领导,您放心,我是很乐意和工人们一起共事的,在看到国家百姓有需要时,我二话不说就要帮忙,只可惜我年纪大了,出不了什么力,只能出些物资支援。”
“所以今后有任何需求,尽管说,我娄某人一定竭尽所能,不问行不行,只看我有没有!”
得到娄半城的承诺,组织上的大领导非常高兴,大笑着说道:
“好!咱们这是有人有资源,这场仗必胜!”
……
述职结束,张元林和大领导还有娄半城一起到娄家吃饭,三人就此次运动又沟通了一些细节,同时大领导和娄半城都把未来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张元林的身上。
“元林,一直以来麻烦你了很多次,多的不说了,我敬你一杯!”
“我也敬你一杯,不管怎么样我们娄家欠你一份天大的人情!”
张元林嘴上客气了几句,心里却嘟囔着这一切都是为自己,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不过你们俩的人情要硬塞过来我肯定也不会嫌少,毕竟未来十几年内都还是有些作用的。
吃过饭,张元林回家和媳妇孩子一起又住了两天,然后就要出发去往下一个地方搞创新改革了。
和头一回出发不同的是,张元林已经没了新鲜感,因为都是提前计划好的事儿,加上这次出来职位更高了,权限也更大,办什么事都会变得容易许多。
当然也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张元林名声大噪,去了哪里都会被人围着,也被更多的领导所熟悉,一路上都是焦点。
就这样,张元林完成一个任务就回去看望一下家人,如此往复十余次,一晃过去了两年多,孩子不仅可以满地跑,也开始了语言学习期,甚至都学会了跟张元林斗嘴,气的张元林把老大揍了一顿,谁让小的喜欢跟大的学呢?
几年的时间,张元林把南方所有的地方都跑遍了,由于距离都不算远,张元林往返的跑也不觉得有什么,直到他们开始进军北方和西北地区,回家的周期一下子就被拉长了好几倍。
说起来还是交通不够便利导致的,不说在当地做事的时间了,光在路上跑就要将近半个月甚至更长。
彼时的铁路还不发达,去往一些山区只能靠马,再加上有大量物资要运输,有时候碰上极端天气一个月都难到达目的地。
可即便如此,张元林也是眉头都没皱一下,无论什么困难都是迈着大步冲在前头,自始至终从未说一个不字,势必要把计划上的所有地方全部去一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的精神和行为不仅激励着同行的工人和农民们,也让当地的老百姓感动不已,更是让组织上的领导干部们敬佩万分,称之为学习的榜样,期间也是连续数年给张元林颁发了劳动奖章,只是张元林一直在搞创新改革的路上,没有一次准时的领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