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张元林只是轻轻一笑,然后继续专注的对自己人传授进阶技巧。
……
约莫半小时后,前来打扫的工作人员离开了,然后找储物间放好工具,接着径直找到了陈书记。
“来了?他们是不是还没睡,下午有人跟我说张元林进了那帮人的车厢后就一直没出来。”
面对陈书记的询问,工作人员点头说道:
“没错,还在开会呢,我到晚了,听着好像是张元林在教不同的工种干活,有工人,有农民,他们做的事情我不是特别懂,所以不是很理解。”
听到工作人员的回答,陈书记眉头一挑,反问道:
“你没听错吧?张元林作为他们的领导,居然在教他们怎么干活做事情?”
工作人员一脸笃定的说道:
“是的,我肯定没听错,为了能搞清楚,我在那儿扫地拖地半个小时呢!”
得到确认后,陈书记不由的笑了起来,一边笑还一边摇头,显然对张元林的这种行为非常的不屑。
“真是滑稽,当领导的去教工人农民怎么做事情,他这么有耐心,不如下面的这些事儿全让他自己一个人做算了。”
“好了,你也早点去休息吧,后面你该怎么干就怎么干,我们明天下午就会下火车,后面就不用再去盯着了,免得被人家察觉。”
……
第二天下午,火车在距离四九城不远的地区缓缓的停下,陈书记带着大部队下了车。
张元林就站在窗口默默的看着他们一个个的从面前路过,直到看见陈书记。
对方也在张望窗口,不出意外就是专门在找张元林。
两人目光对视,陈书记露出了不怀好意的笑容,那表情仿佛是在嘲笑什么。
对此张元林也只是微微一笑,表现的不卑不亢。
几天后,张元林也到达了目的地,这是全国闹饥荒次数最多的地方,也是张元林计划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只要这里的改革顺利完成,不仅能解决全国性的难题,也能让他一炮而红,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权限,再往后的路就好走多了。
……
等到了目的地并安顿好后,张元林要求所有人都给自己家里写一封信报平安。
毕竟是到外地出差,时间还很长,这时候没有手机,打不了电话发不了短信,为了让家里人放心,也应该写封信到家里。
所有人都照做了,大家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就算张元林不说这事儿,到了后面也会有人主动提起的。
写完信,统一交到邮局后,张元林找到了当地的领导进行了约莫半天的详谈,征得同意和允许后,在张元林的带领下,针对当地的改革正式开始。
由于在列车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原本最难的开头很快就顺利搞定,然后就到了各显神通的时候,每个人各司其职,领着当地的工人农民开始朝着预期努力工作起来。
约莫一个礼拜后,邮差送来信件,是从四九城来的,也是一户户家庭的回应和挂念。
完成了一天的辛劳工作后,众人回到临时的住所,打开信件阅读内容,不识字儿的就让工友帮忙,每个人都渴望知道自己离开后家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