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昨天拆解完外壳的设备面前,张元林打开工具包,继续进行剩余的拆解工作。
木质模型就放在工具包里,张元林知道现在还不是拿出来的时候。
张元林不相信这么严肃的工作会没有领导来视察,只要有领导来,就是张元林表现的机会。
倒不是说张元林想要功劳,而是自己一个机修工,就算现在开口也没人搭理,反而会引发更激烈的嘲笑,所以现在演示模型是没有意义的。
得等领导来,让领导在现场管控纪律,至少要给自己一个安静的演示环境。
不过大早上的领导们一般都很忙,要开晨会,要处理文件,要忙会议,地位越高的事儿就越多,所以张元林不能着急,得耐心等待。
在这期间,张元林肯定也不能傻站着,要找事情做。
作为机修工,拆解工作必须是得心应手的,所以张元林别的啥也不干,就搞拆解。
一边拆,一边手动除锈,时间哗啦啦的就流逝掉了。
而且张元林干拆解的活儿,周围研究的工程师们也没法说什么,因为拆解工作张元林不干,他们自己也要干的。
同时,张元林也是在做最后的校验,确定自己选择的模型没有出错。
就这样,一阵拆解和敲打过后,张元林根据一些细节确定了自己的选择准确无误,剩下的就是安静等待领导的到来。
终于,约莫上午十点半左右,研发车间迎来了张元林预料之中,但是猜不准具体时间的领导视察。
“欢迎杨厂长视察!”
随着研发车间主任的一声招呼,让所有人都知道杨厂长的到来。
“杨厂长!”
“厂长好!”
……
每个人看到杨厂长都会主动打一声招呼,张元林也不例外。
技术员们则是继续忙自己的,他们离得远,总不可能扯着嗓子喊。
再说杨厂长这次来就是专门视察刚到的两台设备的研究情况,而不是为了轧钢厂自身的研究项目。
如果不是这两台报废了的洋货,别说领导视察没有,门口也不会有保卫员日夜轮岗看守,除非做出重大研究成果。
打过招呼后,工程师们的神情都有些紧张和严肃,因为他们啥名堂也没整出来,万一被杨厂长问了,真的是谁被问到谁尴尬。
然而在众人内心忐忑的等待下,杨厂长没有向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个人询问任何问题,而是在视察了一圈后,直接目标明确的走到了张元林的面前!
面对这个情况,那些看不起张元林的工程师们有好奇,有质疑,也有幸灾乐祸。
总之,没人觉得张元林能给出像样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