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想很牵强。
在农村,关系错综复杂,没有那么容易和解的。
挨着种个地,就能把几年的恩怨解决了?
绝对不可能,搞不好还要激化矛盾。
张子明赶紧朝着张忠和使眼色,随即一个村干部站了出来:
“吵什么,就你们两家屁大点事,还用的着重新抓阄,全村都看你两家的笑话,能和解就和解,和解不了,我跟你们两个换地。”
就这点屁事,找个人换地不就行了,换好了,再来会计这边登记一下就是了。
听到村干部这样说,其中一户小声嘟囔着:
“谁不知道换地似的,你们几个村干部不换,其他人谁愿意换啊?”
这倒是实话。
普通村民,都不愿意招惹有恩怨的两家。
这事,只能是村干部们出面换地。
。。。。。。。。
喧闹中,总算把地分明白了。
紧接着就是集体的生产农具和牲畜。
小件好分,大件就难分了。
比如说一头牛,稀缺又值钱,怎么可能只分给一户人家呢,除非贴钱。
张子明就给张忠和提了建议。
小件的锄头、镢头、秤杆子,都可以完整的分到一户人家;
大件的像犁、地排车,这种可以两户分一件,至于是哪两户,可以自由组合。
而活的牲口,比如说耕牛,也是两户一头,但是这两户,最好是父子、兄弟。
要不然容易有争议。
比如说,随便两户共分一头牛,那么这头牛的使用与喂养,很容易引起吵架,喂养的多少,可不好验证的。
如果将牛分给了父子两户、兄弟两户,这种吵架就会少很多。
都是自家人,难不成还会因为共同喂养一头牛而引发争执吗?
一众村干部,都赞成这个提议。
当然,有的村民也有意见,比如说家里人丁不旺的,哪有什么兄弟父子的啊。
那也没办法。
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相对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