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管制,按照我们飞行计算机计算,我们最多只能保持在两万四千英尺至两万五千英尺之间。”大卫问道:“帮我协调一下,我们可能要突破禁飞区高度。”
“英航531,这个禁飞区并非EASA设立的,是由交通总司经由EASA发布的。”
“交通总司?”大卫直接愣住了。
他还以为这个禁飞区就是EASA的单独行为,没想到是由欧盟交通总司授意的,那这个禁飞区级别就很高了。如果说禁飞区仅仅是EASA的手笔,那协调还有一丝可能性,可如果真是交通总司的意思,那根本就没有一丝回转的可能性。
“英航531,我把你们的情况反馈上去,看有没有通融的可能性。”米兰管制还补了一句:“在得到我的答复之前,尽可能保持两万六千英尺的高度。”瘐
大卫都要骂人了,飞机性能这种事情是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转移的?他想让飞机保持两万六千英尺,飞机就能听话不成?
不过,大卫也知道强迫管制员没有一点儿意义,这种事情管制员已经没有决定权了。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下高度?”
“通过北纬四十八度后。”
大卫直接在MCDU上打出了一条北纬四十八的延长线,结果呈现在导航页面上,他直接脸色僵硬了,北纬四十八度基本就切到慕尼黑本场了。
这就意味着一直到慕尼黑上空,他们都不能下高度,只能在到达慕尼黑上空后盘旋下降。
这个时候,半分钟已经到了,但是二号发动机的火警灯并没有消失,这就说明火势并没有控制下来。瘐
施耐德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儿,便是将二号发动机的火警电门转到另外一个方向。
这一次施耐德没有再计时了,这个反向转动火警电门已经是释放剩余所有灭火瓶了,再转也没有了。
通常情况下,两次灭火瓶的释放都是可以消除火患的,所以施耐德和大卫都不是很担心。而且,即便是最后火警没有消除,在发动机设计之初,在发生火警时,发动机的外壁可以将火势限制在内部,绝对不会外延的。
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施耐德和大卫其实对火警并不是很担心,反倒是对能不能维持在禁飞区外比较上心。
“禁飞区向南呢,如果我们备降都灵呢?”大卫问道。
看得出来,他对维持两万六千英尺的高度上限没有半分信心。
“禁飞区向南延伸至北纬四十六度,也非常接近都灵区域,而且你们现在往南飞向都灵,所需时间更长。”米兰管制赶紧道:“我去帮你们协调,稍等,我尽快!”瘐
“北纬四十六度到四十八度?怎么设置这么大的禁飞区?”
别看只有两度的差别,但是反应在实际土地面积上还是很大的,尤其是这片区域是囊括了大量顶级城市的,其中就包括几乎整个瑞士全境。
这么一搞,几乎所有瑞士航班都要停飞了。
大卫搞不懂EASA和交通总司到底在想什么,欧洲这么个寸土寸金的地方设置这么大的禁飞区,难不成两个机构脑子一起抽风?
这个时候,徐苍也有些束手无策,飞机性能问题真的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或许是因为大部分精力也都放在了单发升限上,徐苍还是忽略了一些东西的。
不管如何,米兰管制都是去协调了,这边先下着高度,一边再等着米兰那边的消息。
“我们一会儿如果落地的话,使用襟翼三十落地,复飞的话襟翼收二十。。。。。。”施耐德说了一句。瘐
其实,在这个阶段说这话是有些早了,但是现在基本就在等着米兰的消息。相较于火警,禁飞区才是最大的问题。如果禁飞区可以通融通融,施耐德和大卫两个经验丰富的机长还是有很大把握能安全落地的。
“哦。”
根本不用施耐德说,对于发动机火警的检查单大卫早就是烂熟于心了。
他想了下,转身看向徐苍:“徐苍,如果不让下高度怎么办?”
徐苍这边还没有说话,只听身后客舱传来一阵尖啸,那声音是如此锐利,以致于直接穿透了驾驶舱舱门,透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