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乾清宫内灯火通明。
朱佑极正襟危坐。
细致地翻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本。
司礼监掌印太监梁芳与王敬侍立一旁。
当目光触及朝鲜的奏书时,朱佑极的眉头不禁紧锁,沉声道:“朝鲜局势,愈发堪忧。
如今,京畿道已全然失守。
李娎更是弃王京而逃,龟缩于全州。
更甚者,在信中嚎啕大哭,让朕派兵,说天朝父母再不派兵支援,清军将再度挥师南下。
朝鲜主力虽死守忠清道,而平安、永安、黄海、江襄、京畿五道皆已沦陷,局势危急。
看样子,朝鲜只剩一半国土不到了。”
梁芳闻言,连忙进言:“主子。
朝鲜乃大明之藩属,更是忠心耿耿。
此刻,我大明岂能坐视不理?”
梁芳这话,朱佑极心里听着舒服,不管皇帝、官员还是内侍,只要多为国家想想,这个社会就会稳定,这才是该做的。
朱佑极问道:“朝鲜使臣何在?
派何人前来?”
梁芳恭敬答道:“是朝鲜领议政韩明浍。
此刻正于鸿胪寺歇息。
来时他狼狈不堪,甫一抵达鸿胪寺便失声痛哭,令在场官员皆心生怜悯。”
朱佑极若有所思:“韩明浍?
此人宫中可有亲属?
朕依稀记得……”
朱佑极正打算在朝鲜里安排自己人。
不过得了解详细一点,此人的信息。
梁芳连忙回应:“主子记性真好,韩明浍确有同族姑母韩桂兰在内庭担任女官。”
朱佑极微微颔首,饶有兴致地问道:
“韩桂兰?
此人家庭背景如何?
细细道来,权当听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