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四台竞速机甲呈现一字长蛇阵。
“胜利翱翔号终于再度跟上前三的步伐。”
“在朝着最后的胜利,发起最后的冲刺。”
在袁晨强而有力的男声解说中,所有视线再度聚焦胜利翱翔号。
“两位老师,为什么三台机甲要选择这时候切换回车形态。”
“直接用飞机形态掠过终点不是更好吗?”
袁晨眼见胜利翱翔号再次追上。
当即向两名嘉宾提出问题。
看到镜头对准自己,乐屹习惯性点头。
“袁主持,你的问题很好。”
“他们这时候切换形态的理由很简单。”
“机体上残存的燃料,已经不多了。”
“为了保持一定冲线能力。”
“只能切换回低消耗的车形态。”
等乐屹说完,潘石丽也马上开口。
“在最后赛段刚开始时。”
“三台竞速机甲就曾经因为变奏。”
“不得不消耗了一部分燃料。”
“我想,就是因为这部分燃料的无故消耗。”
“让前三机甲,只能在终点线前选择车形态比拼。”
“前四中,称得上燃料充足的竞速机甲。”
“只有胜利翱翔号。”
“不过,这个问题其实不大。”
“因为在这个小集团中。”
“胜利翱翔号因为失去双翼,没有了飞机形态。”
“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机甲其实都是一样的。”
“都必须用车形态进行比拼。”
“最终是看彼此竞速机甲的性能,来决定冠军的归属。”
潘石丽阐述自己的观点。
“那两位老师,你们看好哪个车队?”
“究竟会是谁拿下最终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