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挽明从萨尔浒开始徐鸿儒是穿越者吗 > 第181章 反击(第3页)

第181章 反击(第3页)

周应秋与张体乾还要去孔府孔林查看,想找到衍圣公被害的蛛丝马迹。

得到刘招孙允许后,康应乾派人陪同张公公和周大人,情报局暗中密切监视。

战兵早就将孔府搬运一空,除了大门口的两个石狮子实在搬不动,府上万件文玩宝物书画古董,刘招孙一件也没给衍圣公留下,全都运回文登。

孔林的遭遇就更惨了。

从秦汉时期开始,历代文人骚客在孔林种植树木,用以缅怀圣人,其中不乏松木、楠木、柚木等良木。

历朝统治者对孔林都采取保护措施,到了满清时期,我大清为了彰显尊儒的优良传统,更是在孔林周边建筑围墙,派兵驻守。

对于胆敢闯入孔林的百姓,轻则杖打,重则砍头。

总之,在历朝各位皇帝的保护下,孔林之中,巨木参天,莽莽苍苍,林木资源极为丰富。

而良木,正是明代极度匮乏的资源。

皇宫修建尤其需要良木。

皇宫建筑多为土木结构,极易发生火灾,有明一代,宫殿被烧毁的记录比比皆是,当然,其中很多都是人祸。

永乐十九年(迁都北京第二年),奉天殿大火,大火延及谨身殿,华盖两殿,三大殿同时化为灰烬。

嘉靖三十六年夏,三大殿又发生火灾。大火沿着三大殿东西两廊一直烧到午门外。

万历二十五年,这次不但烧了三大殿,还烧光了乾清宫、坤宁宫,紫禁城中路成了废墟。对这些宫殿的重建工程进行了35年,到天启六年(1626年)才全部修完。

······

明初兴建武当山,发十万军民,采伐良木无数。

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各地大建道观。

华北楠木资源很快枯竭,接着是湖广江南。

最后,皇帝不得不派人前往云贵等地伐木,由于楠木生长之处山高水深,采伐代价惨重。(注释1)

史书这样记载明代采木的官员:

采木之官,风餐露宿,日夕山中,或至一年半岁。(注释2)

当然,即便如此,也没人敢打曲阜孔林的主意。

刘招孙已经把衍圣公宰了,顺便砍几根木头也在情理之中。

战兵们将巨木切割成块,夹藏在运往文登的粮草中,秘密往威海卫港。

这些优良木材将乘船浮海,运至朝鲜皮岛,为平辽侯的造船事业提供最核心物料。

孔林中的石碑更是价值连城,碑林中多有历代书法家的真迹,在书画专家乔一琦的建议下,刘招孙安排工商司谢阳,让工商司通过辽东商贸公司将这些石碑走私卖到南方,卖给江浙、福建那些大财主,换取茶叶丝绸。

刘招孙拖欠乔大嘴的八千两银子,终于可以还了。

乔一琦粗略估计,即便按照当前最低行情价,五百多块唐宋碑,至少得卖个五十万银子。

加上从孔府缴获的百万两银子,以及上万件古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