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公,是两万六千人没错,准确的说,是两万六千八百四十三人。”
那朝廷的官员又说了一遍,这一次的数字更加详细精确。
而严时昭闻言,却是有些恍惚。
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他本以为附庸军队最多也就七八千人,这样一来,虽然有些吃力,但是也能打。
可是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
要知道草原不是农耕区,可以容纳的人口本就不多,铁木真当年一统草原,手下也就九十五个千户,这些千户还未必满员,虽然是战乱之后,但是草原人数之少也可见一斑。羁縻这些年固然靠着大明的粮草有了一定发展,但是人也多不到哪儿去,毕竟距离那一场大战,也没过去太多年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整个羁縻,根据前些时候统计,男丁也不过就四万多而已。
而且近些年又有以万计的青壮被充入三千营,剩下的丁壮那就更少了。
严时昭粗略地心算一番,愕然发现,除了外围一圈和瓦剌各部直接接壤的几个府州,其余的羁縻,已然是将剩下的大部分的男丁都给派来。
而此时,朝廷的使者又凑过来,低声说道:
“陛下的意思,是以他们为先锋,尽量减少我军的伤亡……”
严时昭瞥了他一眼,刹那间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看来万历末年羁縻府州的大量独立、叛乱,已经让这位皇帝对于羁縻不再信任,这是根本没有把他们当大明的百姓看啊!
只是这样搞……真的不会出问题吗?
严时昭张了张嘴,最后却还是只是一抱拳,说道:
“时昭领命。”
毕竟他的叔父刚刚和皇帝大吵一架,他现在要是再有什么反驳之语,难免会令皇帝起异心。说实话,要不是自己在之前对朱常洵的决策足够支持,说不定皇帝都不会让他继续统帅这大军。
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打赢这一场仗,尽量打消皇帝的猜忌,这样对于自己的叔叔,也能有所帮助。
而现在,有了这一支羁縻骑兵,他更有把握了。
严时昭的眼眸中,泛起了亮光,那是浓浓的兴奋与战意。
武兴九年十一月,陈国公严时昭率大军,以瓦剌准噶尔部屡屡犯边为名,北上讨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