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悦说过一句话,医术若想进步,就得多跟同行交流。
他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囿于门户之见,只会固步自封,停滞不前。
此次治疫,众医者从他们身上学了一些。
他们也从众医者身上学了一些。
这样一来,大家的医术不就都比以前更高明了么?
两相得利。
——
别院只剩十名患者时,张祯召集所有医者到县衙开会。
寒暄过后,长话短说,直入主题。
“诸位先生,此次治疫,我欲编撰成书,广发四方。将先生们的名字都列于其上,叫天下人都知道先生们的大义!”
众人都愣住了。
来此之前,万万没想到她说的是这个。
要编书,要写他们的名字,还要广发四方。
这,这,这怎么好意思呢!
编书这种事儿,若只给自己和子孙后代看,那随意编,若要公诸于世,就必须得是重大事件。
历史可成书、开疆拓土可成书、水利民生可成书。
治疫,有何可书?
况且还死了那么多人。
张仲景迟疑道,“神悦,会不会有些过了?”
其他医者虽未说话,也是类似的神情。
张祯笑道,“二伯,诸位先生,不可妄自菲薄!人人都惧疫症,诸位却能赶赴大疫之地,乃勇士、义士!为何不能宣扬?”
华佗沉吟道,“话虽如此,恐被人说言过其实。”
医者治病,天经地义。
大书特书,只怕被人笑话。
张祯:“谁敢说?我与其理论。”
顿了顿,又道,“宣扬各位大义,只是其一。其二,是让世人知道,遇上大疫该如何应对。”
人类之所以能站到食物链顶端,原因之一便是善于总结经验教训。
每一次进步,都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