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最少是三方互相印证。
这么一来,虽不能百分百保证税收征收过程当中杜绝瑕疵。
但至少可以减少百分之八十。
其实最麻烦的就是账目是知府知县他们来做,收上来的银子也由他们保管,那就相当于自己监督自己钱包里的钱,怎么可能对得上号呢?
把管帐的和管钱的人分开,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方法。
再者税务稽查司隶属于锦衣卫,锦衣卫隶属于司礼监。
它是属于内官的衙门,和内阁管辖的知府知县原本就是对立的。
如此一来,下面管钱和管账的就相当于是两套班子。
本来就是对立的,自然不会允许对方出差错。
甚至还会故意地监督对方,想找出对方的麻烦来整治对方。
陈寒就是要好好利用内官和内阁天然对立,来进行相互的监督牵制。
大明王朝的政治,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外官对内官,恨不得往死里整,反之亦然。
利用他们的对立,互相掐,但是呢各自管各自的这一摊,就能比较好地完成税收征收工作。
钱财之事大于天,一旦国家财政出现了混乱,将会给国家带来巨大的麻烦。
所以陈寒才搞出税务稽查司来。
而且税务稽查司有权利对自己辖区内任何关于钱财交易的内容进行调查,包括布政使、巡抚、臬台、知府、知县这些当官的俸禄以及人情往来的钱财交易进行调查。
两套班子在同一个地方互相监督,这才能有效防止贪污受贿。
当陈寒阐述完了自己的想法之后。
张居正首先是鼓起掌来:“国公爷的考成法和税务稽查司的设立,实在是天才之举,天才之举啊。
互相监督又有弹性调整,既不让当地知府知县设立乱七八糟的赋税项目,又不让税务稽查司既管钱又管账,账目和钱财分开,互相监督,互相成就,乃天才之举。”
作为理财专家的张居正,一眼就看出这一套法子下去之后,一定可以行之有效。
但是其他的官员心里面可就打起了小九九。
本来俸禄就不高,一向是要靠那些杂办、岁办,也就是拿老百姓当免费的劳动力来使用,才能够满足他们的日常所需。
就比如衙门里边的吃喝拉撒,甚至包括官员自己家里面的吃喝拉撒,都得从各种杂办、岁办当中出,也就是从老百姓手里面直接拿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