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便又坐下饮茶议事,气氛比之用饭时,更轻松自在许多。
……
夜愈深,星缓隐,天渐明。
……
次日临近昏暮之际,后军至,元祥与长吉果然在其中。
除了这两张熟面孔,常岁宁还见到了那位白校尉。
起初,她曾以“水壶”与之换快马的那位白校尉。
对方也认出了她,或者说,根据这些时日有关常家女郎的传闻,早已猜到了那日与自己交换快马离开队伍的少年小兵身份。
常岁宁与他道了谢:“……当初若非白校尉相助,我便无法顺利追上阿爹。”
白校尉冲她抱拳,垂首道:“此乃卑职分内之事。”
“听魏侍郎说,白校尉此番也助他良多,俞载伏诛,白校尉功不可没。”常岁宁笑道:“事后论功封赏,便不能再称校尉,要称将军了。”
白校尉闻言也露出笑容:“承常娘子吉言。”
不过说来,这位常娘子也当有封赏才对。
但,对一位女郎……该是什么封赏呢?
此等事少有先例可以参照,具体如何,只能看京中那些大人们和圣上是何想法了。
“常娘子!”
此时,元祥快步走来,满面笑意,冲常岁宁行礼。
对上那张灿烂讨喜的笑脸,常岁宁也跟着扬唇:“许久不见了,元祥。”
白校尉见状,适时告退而去,但退去时的脚步有点慢,下意识地支起耳朵想听一听。
因崔璟之故,他与元祥本就相识,只是不熟而已,但这并不妨碍路上元祥悄悄与他透露,自己此番是受大都督之命,前来相助常娘子的。
所以,崔大都督爱慕求娶常娘子之事,根本不是谣传!
白校尉恨不能变成一只苍蝇落在元祥身上,近距离一探八卦,只可惜变身乏术。
这厢元祥已与常岁宁言明事情经过:“……起初大都督听闻常大将军被困和州,便猜到常娘子定然也在,遂令属下带人赶来江南,设法调借兵马相助,一来为解和州之危,二来亦是为李逸谋反之事……”
但他人还没到,便听闻和州已经脱险的消息。
正是此时,他见到了作为钦差前来的魏叔易。
元祥从魏叔易口中,得知了眼下局面的关键所在,商议后,他决定将自家大都督的信物交予魏叔易,并一路护送对方,前去收服扬州城外的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