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被一些认知先入为主,便轻易很难改变想法。
“我知道。”常岁宁看向离开的那些围观之人:“我是说给他们听的。”
她两次提到“说给他们听”,崔琅顺着她的视线望去,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师父这是……”
常岁宁未再深言,而是朝那前去捡砚台的人走了过去。
乔玉柏已听懂了。
既是有人栽赃岁安,必会担心栽赃不成的可能,今日这场堂审,说不定就有背后之人的眼睛在盯着!
宁宁此言,是要让对方心中不安,引对方出手?
这正是常岁宁的想法。
她如今虽得些许线索,但若想更进一步,逼对方出手是最快的办法,这种时候最怕对方以不动应万变,藏得太好,不给她抓住尾巴的机会。
捡起了那碎成了两块的砚台,那名文人发起愁来。
长孙家的人怎么这样,随便夺人的东西去砸人,事后还不提赔偿的事。
他总不好拿着东西登门索赔吧?
男子认真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么做很容易让他还未开启的官途路断,遂只能原地叹气。
这时,一只钱袋递到了他面前。
“有劳谭举人另买一方砚台吧。”
谭离顺着那钱袋看向那说话的少女,惶恐道:“常娘子,这如何使得……”
“此事亦是因我常家而起,谭举人请收下吧。”
“这实在不妥……”谭离叹息道:“常娘子家中遭逢此等变故,谭某帮不上忙不说,怎能再收常娘子的银子呢。”
他虽拮据,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正因家中遭变,运道不佳。多行好事,或许便能转运了。为有才之士买砚,也算行善了。”常岁宁将钱袋又往前递了递,微微笑了笑:“谭举人行成全之举,也是行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有这种说法?
谭离一时哑口无言。
片刻后,他双手接过:“那谭某便厚颜行善……咳,厚颜收下了。”
如此取财,也算助人为乐吧……助人为乐亦为道也。
只是这财拿在手中,比他想象的还要更加沉甸甸。
这岂止是赔他砚台,这简直能将他今年入冬取暖用的炭钱一并承包了!
京城不光夏日炎热,冬日冷起来也很要命。
他本还担心冬日掏不出手来写字,现下却是能好好过完这个冬日,以待来年春闱了。
而面前的少女说是为他买砚,又怎知不是存了接济的心思,只是借了个好听体面的由头保护了他读书人的颜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