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峰同学,我想看星星orz。。。。。”
于是这位后世知名的作曲家,就这样‘叛变’到了格物社。
至于今后他还会不会创作出《罗莱拉》和《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嘛。。。。。。
这就得看他的画风到底有多歪了。
保不齐他和小李一样,会写出类似‘至今思刘季,犹如水熊虫’的句子呢?
在这种情况下。
整个签到过程持续了大约半个小时。
待最后一人签完名字后。
老汤合上表格,引着徐云走进了建筑中。
这栋建筑是剑桥大学专门批给格物社用作布置社团任务的活动中心,二层是个存放设备的小阁楼,真正可以使用的区域其实只有一楼。
不过别看一楼只有一层,它的空间可不小:
它的占地面积约在150平米左右,前方设立有一个讲台和五十多个座位。
必要时进行座椅扩充,容纳个一百二三十人基本没啥压力。
毕竟后世标准的中小学教室才60平米,有些居然能塞进去八十个人——还tmd是带桌子的。。。。。。
后头则是一张长方形的桌子,这是供社团管理层开会用的会议桌。
当然了。
这里只是个活动室,没法进行科学实验。
如果社团需要做实验之类的团建,相关地点则需要和学校进行报备——时代所限,这年头所有大学有一所算一所,压根就找不出真正的实验室。
当初徐云他们做阴极射线研究的那间屋子,已经可以算是目前的科研天花板了。
这种情况要一直持续到小麦建立卡文迪许实验室,各所大学才会意识到现代实验室的价值。
大学尚且如此,就更别说一个社团了。
一个社团想要拥有实验室的可能无限趋近于零,这与徐云老汤的能力无关,与时代对于科研的认知有关。
视线再回归现实。
如今格物社只有32个社员,位置相对空旷,因此当徐云和老汤入内时,众人的神情也都比较随意。
大多都是和熟人凑在一起,三三两两的聊着天。
入屋后。
徐云先是主动坐到了讲台的左侧。
后世的初高中对于这个位置有个很霸气的称呼,叫做左右护法,堪称鲜为人专座——也不知道全国那么多学校是怎么在这点上做到统一的。
老汤作为社长,则理所当然的走到了讲台边。
只见他环视了周围一圈,轻咳一声,开口说道:
“各位同学,请先安静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