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没关系,但问题是,滨州海沸也确确实实杀死了那么多人!”
楼有知解释道,“以洞天之主的同源血脉为引,献祭十倍人族,可延缓洞天衰亡……这是那封信笺的内容。”
!!!
顾成仁悚然而惊。
跟楼有知之前的反应一模一样。
洞天之主的同源血脉……
放到陛下身上,那就是太祖留下来的民间血裔啊!
陛下要杀的,不是难民,而是太祖的血裔?!
“不可能吧?”
顾成仁面色难看。
“我之前也以为不可能,所以我就照着并州旱灾算了一下。”
楼有知幽幽一叹,“并州旱灾死了八百万人,按照半成来算,那就是四十万血裔。”
“从并州旱灾到滨州海沸,是十八年。”
“这么算的话,就是四十万血裔,加上四百万人,能延缓洞天衰亡十八年以上。”
“差不多是两万血裔能延缓一年不到。”
“而滨州海沸死了四百二十万人,血裔大概在二十一万左右……从滨州海沸,到雍州蝗灾,是十一年。”
“同样是两万血裔延缓一年不到。”
“这里面血裔的数目,只是一个大概估算,肯定不够准确,再加上提前延缓的可能……”
楼有知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应该是每用两万太祖血裔为引,献祭二十万人族,可延缓一年洞天的衰亡。”
“……”
顾成仁心潮起伏,好半晌后猛地一咬牙,“仅靠两次天灾,并不能证明什么……我继续往前查。”
说着,就回身从书架上报下厚厚的一摞书册。
就这样,二人开始了对历年天灾死亡人数的计算。
一个时辰后。
顾成仁合上书册,看着一旁用来统计,已经写满了小字的纸页,“这对应不上啊,我们都快算到一万血裔延缓两年了……”
的确。
随着二人往更久远时推算过去,‘两万血裔延缓衰亡一年’这个规矩,越来越不适用。
楼有知没有回应顾成仁,而是闭上眼睛,苦苦思索。
半晌后,一道电光花过脑海。
“不!不是对应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