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
楼有知一挥手,“取钦天监、吏部、户部,所有相关文书。”
一声令下,当即有血衣卫出列。
正当此人打算往殿外而去之时,一个苍老年迈的声音幽幽响起。
“司礼监也须有人同去。”
开口的是司礼监禀笔太监,严芳。
自从永泰帝退居帷幕之后,司礼监掌印大太监也跟着消失在了人前。
严芳作为司礼监的第二人,成了司礼监的实际掌控者。
只不过由于没了皇帝诚邀,司礼监的权柄迅速淡化、旁落,成了彻头彻尾的边缘机构,历来朝会都不怎么参与实际事务。
此时突然开口,有些耐人寻味了。
百官的眼神有些莫名。
“此时干系重大,未免有人从中作梗,恶意捏造歪曲,我司礼监须得派人随同。”
严芳直视百官,淡淡道。
“既然如此,未免有人破坏证据,我都察院也要有人随同。”
顾成仁眯起眼睛,跟着说了一句。
而后各部各衙堂官也纷纷开口。
“刑部亦是。”
“大理寺……”
“本就要调取我户部文书,此责无旁贷……”
“……”
本来一个人就能搞定的事情,硬生生加派到了十余人。
不过人选方面,心照不宣的定在了洗身一重。
这些人来自不同的势力,有不同的背景,且实力相当,能够最大程度的防范彼此做手脚。
如此多方制衡之下,不出意外的话,那些文书会被完好无损的送到天极殿来。
等这些人离开天极殿,剩下的官员同时将注意力放在了帷幕之后。
他们的心中,出现了一个同样的疑惑。
陛下,为什么仍旧默不作声?
只要陛下开口,还来得及阻止这场盛大的闹剧。
再等会儿,一旦证据被呈上来,坐实了列位先帝有灾不赈的罪名,怎么办?
定罪就是不孝于先祖,脱罪就是不仁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