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心愿已了,我便做一回你的棋子又有何妨?”
……
……
大庆在大部分制度完善之后,朝会分作了两种。
一个是大朝会,每月一次,凡在京官员,七品以上必须参加,七品以下可视有无奏本自行选择,在天极殿以及殿外广场举行。
另一个是小朝会,每七日一次,通常是内阁、六部、五寺、两监、一院的各主事官员参与,在天极殿举行。
而到了永泰一朝,由于皇帝不理政务,在大小朝会之外,又多出了一个廷议,由内阁于天极殿的东配殿自行召开,草拟、批红、加印,庆帝都不再过问。
无论是大朝会还是小朝会,只剩下了汇报和弹劾这两个性质。
这次大朝会也不例外。
天极殿内外,站满了各级京官,枯燥而乏味的等待着朝会结束。
整整两个时辰,本月来所处理的大小事务才汇报完毕。
楼有知的声音从天极殿郎朗传出:“有事具本,无事退朝。”
这句本来由司礼监太监喊的话,在永泰帝不理朝政后,也都由楼有知代劳了。
基本上这句话传出来,就代表着朝会的结束。
文武百官松了口气,心情爽朗起来。
而就在此时,一个极端不合时宜的声音,从官员队伍的末尾响起,传遍广场,传进天极殿。
“臣!”
“原钦天监监正,吏部文选清吏司主事,现户部照磨所照磨,杜千川——有本上奏!”
杜千川出列,迎着无数道带着不耐的目光,凛然无惧。
“呈上殿来。”
楼有知的话语传出。
杜千川开始迈步。
带着决然,带着傲然,带着怆然。
一边迈步,一边高声诵念。
“臣杜千川,谨奏:
永泰八年,滨州海沸。
永泰九年,太平道祸乱雍州。
永泰十年,雍州左布政使被反贼暗杀,左布政使一职空置七月有余。
永泰十一年,雍州丰阳府……”
杜千川的脚步很慢,一步跨出去,等落地已经说了好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