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初迷茫了一下,才明白妻舅这是以为他冷落了正室娘子,不由哭笑不得,“舅舅误会了,如今我家还没有孩儿”
“哦?”秦永泰的眼神更怪异了,上下打量陈初。
席间、邻桌响起了小声议论,陈初甚至听见有人嘀咕了一句,“看起来蛮壮实的,怎生不了孩子啊。”
当今根本没有晚育这个说法,成婚了就得有孩子。
特别是陈初这种血气方刚的小年轻,家中再有旁的姨娘,两年时间足够生一支篮球队了。
若两年多了没孩子,那定然是男女一方某人不行。
而陈家这情况一看就是男的不行嘛!
隔壁桌的太虚道长却觉得机会来了,不过有了上午的教训,讨好献宝前,还是问了身旁的师兄一句,“师兄,师父传给咱得雄钢霸王大补丸,你没献给陈大人么?”
“别说了!去年我就私下找过陈都统,说了我有可振雄风的房中药,却被大人骂了一顿。”
“噫想来是这大人年轻爱脸面。讳疾忌医不可取啊!”
眼瞅周围气氛不对劲了,铁戟银枪陈小郎又没法解释,赶忙岔开了话题,“丘甲长,如今匠户营困顿,工部将作监又不许咱外出谋生,难不成是要饿死咱们么。”
今晚因秦永泰一事开心的满脸通红的丘老汉闻言,叹了口气,“去年时,老汉也求见过将作监许大人,言道长此下去,咱们剩余这二百匠户早晚饿死。那许大人却道:你们生是工部的人,便是饿死也是工部的鬼。若想离京自谋生路,每户百贯的除籍钱,一文也不能少。
哎,今冬营中又冻饿死三人,其中两人还是未长成的娃娃。这般下去,用不了几年咱这匠户营就死完咯”
一番话,让木屋外的气氛顿时降至冰点。
就连即将逃出升天的秦永泰,喜悦也淡了许多。
他们不是不能吃苦只是眼下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日子,甚时才能熬出个头啊。
陈初心绪也有些起伏,主要是因为工部官员那句话‘生是工部的人,便是饿死,也是工部的鬼!’
这完全不把匠户当人看嘛,甚至连牲口都不如,最多算是一件暂时用不到工具
工具嘛,自然不能平白丢了,要么转手卖给他人,要么继续束之高阁。
若是哪天放坏了,到时再丢也不迟。
其实,这种心态在士大夫阶层很普遍。
陈初不由想到学生时代,听历史老师讲过的一件事
宋时苏轼曾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
‘自古役人,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衣之必用丝麻,济川之必用舟楫,行地之必用牛马……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
苏轼啊!
这可是华夏历史上闪耀千古、并且是一位罕见的深具人文情怀的文人,却依旧将底层百姓比喻成牛马,认为他们合当提供劳役服务士大夫享乐。
当时,陈初对名人的滤镜就碎了一地。
直至后来苏轼贬谪黄州团练,在东坡亲自垦田开荒,才产生了转变。
这是阶层决定的视角局限性,只有深入百姓、亲自参与劳动之后,才能真正明白何谓民间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