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苏曳奏报,慈安太后陷入了无比的为难之中。
讨厌的苏曳,又这样。
又是先斩后奏,就是欺负她性子软。
但她怎么办?
如果否掉了苏曳,也就是君臣不和。
这个后果,她已经经历过一次了。
上一次裁撤八旗军,她只是稍稍表现出不赞同,结果就被肃顺和端华等人政治绑架,直接站在了军事改革的对立面了。
接着,就是新军的分裂,满汉对立。
而最终的结果,是苏曳靠着百万人的大战,一场场大胜,挽回了局面。
但肃顺、端华等几十万,全部被斩首。
这样的后果,她绝对不愿意再经历一次。
但是,直接同意改革旗务,她又实在是害怕,肯定会引起惊天动地的。
怎么办?怎么办?
如何能够不直接承认同意改革旗务,又要表现出对苏曳的绝对支持?
很快,慈安太后找到了一个法子。
她朗声道:“改革旗务,关乎国本,不可不慎重,所以成立旗务改革衙门非常有必要。”
“载垣,崇恩,倭仁,你们三人便进入这个衙门,和苏曳一起,制定出来一个上好之策。”
三人出列:“奴才遵旨!”
……………………………………
尽管慈安太后已经尽量平缓。
但……改革旗务这个政策一出,依旧是惊天动地。
甚至,都不能用轩然大波来形容。
整个京城的旗人,就有整整几十万人。
这些政策,直接动摇了这几十万人的利益。
比起上一次裁撤八旗军,气势更加惊人。
几日之后,僧格林沁奏请太后,请派骑兵师进京。
太后犹豫之后照准。
而后,整整八千人的骑兵师用用最快的速度进京。
第二师,第六师,守备一师,二师,超过六万大军,维持京城秩序。
上一次裁撤八旗军的时候,超过几万八旗兵在来到皇宫面前逼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