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对于古代的老百姓而言,则代表着生存几率更大一些。
所以为什么古代的文人那么的吃香。
只要家里面出了一个秀才,那基本上家里不说绝对的发达,但绝对可以达到小康之家。
而这也是吸引那些读书人趋之若鹜,像闻到了蜜蜂屎一样地扑上去的原因。
即便寒窗苦读十几年,即便读书之苦令人难熬,他们依旧要熬过去。
就是为了争取那一线的机会。
只要有了秀才的功名,就可以带着全家人摆脱当前的阶级。
只要考中了一个秀才,那么当地的官老爷的主老爷,地面上的三教九流都会对你尊重有加。
在县城里,你就是一个名人。
这就是文人在古代的地位。
所以汇聚十万人的文人,他们每个人一嘴一舌说出来的话都对陈寒不利之时,百姓当然会相信,他们当然会盲目遵从。
可是当京师的百姓看到陈寒杀在他们心目当中高高在上的文人,像杀死鸡一样的时候,他们彻底的凌乱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为什么陈寒也是当官的,却还要杀这些以后可能会当官的。
死掉的那些读书人,以及在这场屠杀当中侥幸活下来那些读书人,此刻道心已经碎了。
他们不再相信只要文人够多,就可以把一个强权给推倒。
他们也不相信,凭借一张嘴,就能把一个掌权者淹没。
那些官员愚弄了他们。
官员把他们当做了工具来用。
而现在用完了,却没人站出来替他们说句公道话。
又或者那些官员自己都自身难保。
没看到陈寒押着那几名读书人,挨个寻找背后指使者吗?
大理寺少卿被杀掉一家之后,太仆寺卿家里边的大门也被一脚踢了开来。
太仆寺卿跪在地上把头都磕破了。
嘴里一直在说着,他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
甚至他跪在地上,爬到陈寒的脚边上,然后五体投地地趴在陈寒脚边,毫无形象。
一个五十多岁的半百老人,头发都灰白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