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衙门里边的吃喝拉撒,甚至包括官员自己家里面的吃喝拉撒,都得从各种杂办、岁办当中出,也就是从老百姓手里面直接拿实物。
为什么明朝的官员俸禄这么低,他们还能够活下去,没听过哪个说饿死的。
除了贪污之外,其实他们还有很多办法解决。
就是靠岁办、杂办。
这些东西是什么?
其实就是直接要求老百姓为他们提供生活物资。
比如一个官老爷家里面没有蜡烛了,老百姓就得给他们提供蜡烛,尿桶也得提供,吃食也得提供。
甚至连官太太的内衣之类的,都是老百姓的提供。
抬轿子、倒马桶、做饭的、洗衣的,都能摊派到老百姓们头上去。
对于百姓们来讲,给官老爷们免费干活,也叫服徭役。
徭役分力役和兵役。
力役顾名思义就是给官府提供免费劳动力。
兵役才是当兵。
摊丁入亩也就是一条鞭法的升级版的意思就是,把老百姓的力役给免除,从此官府的开销得花钱雇佣百姓来提供。
这对百姓来讲那才是真正最大的解放。
而说回官员的俸禄,他那点俸禄其实就是他除了生活之外的其他花销。
比如与朋友的诗词唱和,人情往来。
其他的都是百姓包办的。
相当于包吃包住。
那这点俸禄银子看上去就不会太少了吧。
至少一个月有十两银子的俸禄。
十两银子是什么概念呢?
一个殷实的四口之家,全年吃喝拉撒的花销,可能也就用个四五两银子。
可是一个知县老爷一个月就是十两银子。
这么一算的话,似乎就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