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先退了下去,百里子苓这才拆开信封。
几张信纸上写了很多事,都是京城正在发生的。其一,周深丢了西北提督,如今在兵部行走;其二,吏部尚书称病,久未上朝;其三,武诚侯盯上了大理寺卿,恐与当年旧案相关;其四,皇帝久病,怕是时日无多。。。。。。”
零零杂杂的很多的事,包括朝堂上官员的变动,也都一一记录。谁做了太子太傅,谁又做了太伴读。
对,说到太子伴诚,这上面还有她们家云昊的名字。
百里云昊与太子年纪相访,之前便在一处读书,如今被赵怀送进宫,做了太子伴读。
说起来,这是恩宠。
现在是太子伴诚,将来就是太子的心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选了百里云昊做太子伴读,也就意味着卫国公府与太子绑在了一起。
百里子苓看完信之后,叹了口气,然后提笔给母亲写信。
上都城里,已然恢复了从前的繁华热闹,但朝堂之上,却有种风云诡谲之感。
今日朝上,刘传书弹劾张秦二人的奏书被赵怀当着众朝臣的面读了出来。
“这是本王收到的第三封刘大人的弹劾奏书。诸位臣工,可有什么想说的?”
赵怀其实是被打了脸。
张秦二人才刚刚加官进爵,他还让张及暂代西北提督一职,如今刘传书就连着三封弹劾这二人的奏章,他想装着没看见,都很难。
“王爷,张秦二位将军,在平息青州动乱和守卫西北的战争中,那是立下了大功的。这有些人嘛,事情没干多少,就见不得别人好。可能,这刘大人是觉得张秦二位大人抢了他的功,心里不舒服。”
张秦二人如今是赵怀新宠,朝中少不得帮腔的。风向嘛,从来都是跟荣宠相关。
“是啊,是啊。张秦二位将军,原在卫国公麾下。大家都知道,卫国公那是治下有方,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所以啊,这个刘传书,就是找不痛快,往两位将军身上泼脏水。”
朝中有两位大臣发言,立马就有人开始附和。
其实,这种事,赵怀不用派人下去查,也知道,假不了。
但他还是拿到朝堂上来说,就是想看看大臣们的态度。很显然,大家的态度都很一致。
桑吉没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
这时候他要帮刘大人说话,恐怕就会成为朝臣们攻击的对象。而且,他觉得,赵怀并不是不知道真相,既然都知道,还非要拿出来说,那就是试探。
“武诚侯,你说说看。你在西北的时候,是跟这位刘大人打过交道的。”
赵怀突然点了名。
“王爷,诸位大人,我在西北确实与刘大人有过交道,但毕竟不熟,也不知其为人。更何况,这么大的事,也不是咱们在这里说几句谁的为人如何,就能决断的。我想,王爷和皇上,自有决断。”
桑吉立马把球给踢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