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爱尚小说网>大明从空印案开始一江冬月 > 第137章 给老朱算一笔盐税账(第5页)

第137章 给老朱算一笔盐税账(第5页)

“你太高估你自己的能力了!”

“你也太低估盐引对咱大明的重要性了!”

“陛下,以上谈的都是我的私心。”苏闲道:“但《盐引论》的出发点,却还有公心!”

“呵!”朱元璋嗤笑道:“你心还挺大?”

苏闲仿佛听不出其话外之音,只是继续道:“盐引制度继续下去,盐引论上已经说的明明白白了。巨利之下,官商包庇,板上钉钉!”

“咱已经设立巡盐御史了?”朱元璋提醒道。

巡盐御史?

苏闲一愣,这个名字他很熟悉,脑海里不自禁的浮现一幕:

后世,嘉靖帝让严党一系南下巡盐,好像那位就是巡盐御史?

结果各路盐运使,以及负责监察的巡查御史,全是严嵩的左手和右手。

往年找不到钱。

严嵩的巡查御史一去,就给嘉靖帝多巡了一百多万两。

最后气的某人不喜反怒:“鄢懋卿,冒青烟!”

“他们拿两百万,朕拿一百万,还要朕感谢他们吗?”

脑海里想着这些。

但苏闲的话可没停下,他看向朱元璋,郑重问道:“御史台从古至今还都有呢,但满朝文武的贪官权臣,怎么就除不尽呢?”

朱元璋一愣,马皇后却是莞尔。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治标不治本!

“就算陛下给各路盐运使身边,每人放一个巡盐御史监察者,到最后……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长久下去,反而还多了一张张饕鬄巨口!”

“你!”朱元璋气极,“就算如此,咱现在也不可能废除盐引!”

“没让陛下废除盐引。”

“嗯?”

“只是想给陛下算一笔账。”

苏闲掰着手指头,“大明有六千万百姓。”

“一斤盐,根据各地交通不同、战乱之后恢复经济不同,两淮地区,盐场就在附近,所以一斤盐,五厘银也就是五十文。而贵的地方,一斤盐,有一分银、三分银,便是一百文或者三百文!”

实际上,现在大明的盐价,根本没有准确的统计。

苏闲说的这些,也只是取一个大概的中间值,有些贵的地方,三分银一斤盐,毫不为过。

朱元璋显然知道这些,且《盐引论》上已经说明了,交通不便的地方,官盐自然而然涨价,有的地方官盐的价格,甚至是京城的七八倍都不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