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一时间,国子学!
“盐引论!”
随着一声大吼响起,此地但凡学子,四五人围成一团,皆是看着最后版面上的文字。
“盐引制度,恐并未养出为国为民之公心……巨利之下,私心作祟,有人肥己营私,此类人该千刀万剐!”
“盐商抬高盐价,民间百姓无盐可用。官商勾结,私盐泛滥?晋商坐大……盐引贩卖?”
“我大明盐政,非是利国之策,实乃亡国之祸!”
相比较民间百姓。
国子学的一众学子,到底是各地上来的精英。
此刻,他们还没有进入官场,正是一个个热血沸腾之时,有人念到这里,不禁捶胸顿足,高呼道:“这……这是何人所做?格物院怎么就如此大胆?哈哈……爽!”
“还有还有……还有谈及私盐!”
“若真是为国,私盐也是巨利,为何我大明就不能吃下私盐之利?”
“私盐之利?此人是谁?谁都知道私盐藏于民间,论及利益,恐怕比官盐更甚。官府明面打击,但也只能在城里打,还能深入乡野民间?”
“好!敢谈及私盐就是好!我就说实话了,我还见过有官商把官盐变私盐!”
众学子里,来自天南海北,有仕林之子,也有贫民寒士。
此刻说话的,便是寒士。
“这是我见过第一个,敢公然而然,谈及盐政的?格物院?本以为其是玩物丧志,奇技淫巧之地,却不想这第一次露面,就给我们来一个如此大礼?”
“哈哈哈!说的我也想去了!”
“良玉兄,不如伱我同去?”
有人心潮澎湃。
也有人谈及这盐引论的最后。
“诸位,还有疑问:若放弃盐引,可有他法,吸引百姓去开垦边疆土地?或者运送粮草,前往边境?”
“这……这是在问我们吗?”
“官府利用商户运送,自然要给甜头,没有盐引,给其它甜头便可……”
“还有最为震动的最后一问:诸位听好了。”
“最后一问,更是在问天下,问我大明!”
“将一国命脉,放于区区盐引之上……一纸盐引,当真能托起我大明军国利器?”
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