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的神圣战场……”
非常强调情绪和气势,词句却非常简单。
就是一小段一小段的反复。
如果太复杂了,当年那些普通士兵也不懂,后来合唱团搬上大舞台也是反复四次。
可荆小强却把第一段用俄语,第二第三段用更符合美声发音的意呆利语罗马音,最后一段才回到俄语。
真不是他故意炫技。
选了俄语歌,他就唱啊,那些位评委啥的也带合唱团当然熟悉这首歌。
惊讶你弹舌音也这么好,不唱这个肯定不是原汁原味。
但你意呆利语感那么好,不唱太可惜了,那就再编排个罗马音的段落进去。
会者不难吧,就切换一下而已。
光是这两种语感的交替,就已经秒杀全场。
过去呀半个世纪,前苏联到俄罗斯阅兵式上,仅次于国歌的第二歌曲。
只要听到歌声,就仿佛能看见那些高昂着下巴去赴死的勇士。
演播厅里几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没有掌声,没有惊叹,接受从耳膜到脑腔的高压冲击!
这时候还会关心他穿什么衣服吗?
脱了羽绒服以后,就是那件绷得轮廓清晰的灰绿色体能训练T恤,加下面洗得发灰的迷彩裤。
这个造型想起什么?
三十年后,某音小视频里面有群摆拍的人在工地上玩体能。
用农民工的造型,玩出类似于专业水准的单杠。
是不是有种特别的反差冲击?
荆小强没这么想,这身是故意贴近通俗唱法那首歌的。
但视觉冲击、舞台反差无论几十年都一样。
就感觉是个基层士兵,或者炊事班的兵王,却唱出这么雄壮威武的进行曲来!
嗯,实际上十多年以后,有部电视剧《潜伏》,把这首曲子放到片尾填了首词叫深海。
气势依旧超凡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