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十分明显的是,在双方的重炮对轰的过程中,明军占尽了上风。
而原因则是多方面的!
一是炮手素质,明军这边的炮手有经验丰富的洋人军官来进行指挥。
而清军那边的炮手,却是一堆一年到头也不一定能摸到几次火炮的业余选手。
在这个炮击准度几乎全凭经验的时代,清军的炮手素质真的没眼看。
二则是明军和清军所使用的火炮,本身也存在差距。
明军这边的重炮,要么是购自洋人的重型长炮,虽然大多是二手的,但保养的却是相当不错,质量可靠。
要么则是明军自造的,由于是全新的缘故,甚至威力和射程比同口径的洋炮都要更胜一筹。
而清军那边,由于广州不是边地,不面临战争威胁。
是故火炮很少更新换代。
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所装备的火炮最少也是爷爷辈儿的。
尤其是那些红夷大炮,甚至有几门是从明末时候传下来的老古董。
哪怕是较新的神威无敌大将军炮,那也是康熙年平三藩的时候着手铸造的,距离现在也得有个百来年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再加上保养不善,清军火炮究竟是个什么质量,只能说是懂得都懂!
面对这样的火炮,清军的炮手就算是胆子再肥,也是不敢满装药的。
装个七八成,乃至于三五成进行炮击,才是常态。
再加上清军火药的质量问题。
是故,清军的炮击是个什么样子,那就可想而知了。
双方的重炮对轰,经常能看到清军这边打出去的炮弹,在空中飞半道,然后一头栽到了西江中起,激起一道水柱。
而明军那边轰出来的炮弹,却是几乎全部可以轰到预定目标左近。
哪怕是有误差,也处于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
哪怕是再差,也不至于把炮弹打到江水里去!
鱼儿多无辜啊!
轰隆隆!轰隆隆!
重炮的轰鸣还在继续。
双方的炮弹你来我往的投送着火力。
老皮特由于被朱靖垵用白花花的银子,狠狠的打了一波鸡血。
是故,在指挥明军的炮兵时,表现的相当亮眼。
短短半个小时,他便接连敲掉了清军炮阵上的六七门火炮。
打死打伤数十名清军炮手。
给清军的炮手们造成了极大的震慑的同时,还成功的压制住了清军的炮兵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