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哲看着整个过程,小声的说:“还不错,现在看的话,我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
“是的!我觉得完全可行,这个方案对视觉信息交汇点读取的信息的解析已经相当到位了。”范晓明满脸笑容的说,“现在的难度不是信息交汇点的信息读取和信息写入,而是信息交汇点的寻找。”
说是这么说,但这也要看对谁。
方正在他看来,世界上在自然科学领域没有谁比苏哲强。
不说寻找信息交汇点的法子,或者说这一整套方案。
就说对信息交互点的信息读取和信息写入。攝
他清楚的记得,攻克这个,苏哲在不声不响中就完成了。
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简单,完全没有难度。
可他知道的是,为了完全搞清楚信息的读取和写入的原理,苏哲还专门写了介绍,还给相关科研人员上了三天的课。
就算这样,科研团队中完全搞懂的也只是少数人,到现在,他还有些地方不是太明白。
这是信息的读取和写入。
不过说实话,这个难是难,可解决了就是解决了。
之后慢慢优化就可以了。攝
可寻找信息交汇点的难度就大了。
只能采用人堆模式,一点一点的去排除。
“恩!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徐正平笑着说,“对了,我看有十几名科研人员做着同样的工作,这是为了什么?”
他听了好一会儿,还有很多地方不够了解。
范晓明笑着说:“这么多人的参与,为了是找不同人对信息解析的共同点,其实上,人和人的大脑是有差别的,不仅是硬件上的差别,还有软件上的差别。”
人和人之间是有着差别的。
人和人的大脑也是一样,只不过差别不是很大。攝
就算人和人之间的大脑没有差别,其后天形成的软件也是有差异的。
就比如一个人对同一个实物的了解,不同人之间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为何会这样,就是因为软件的不同,或者说后天环境影响的不同。
人出生后,其大脑其实就是一张白纸。
相当于电脑只有最底层的系统。
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下白纸上作画。
因为每一个人的环境不同,成长经历不同,导致的结果就是大脑中后天的认知和逻辑也不都相同。攝
简单点说,人如同一台电脑,而电脑所装的系统都不一样。
当然了,这里的不一样指的是大脑内部的思考模式,而不是信息的传输方式。
还有就是,不同的人,看到的听到的也是有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