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要求?”周立伟问道。
周国强端起桌上的茶缸子,喝了几口,才缓缓开口。
“老吴说你们办服装厂肯定还要招人,得优先考虑他们厂子的职工家属。”
周立伟道,“这没问题,只要他们的职工家属都符合我们招人的要求。”
“嗯,这个我也跟他们说好了的,走流程,合格的话优先考虑他们厂子的家属。”
很快,周立伟就和京都京南制衣厂签订了租赁合同。合同期限为五年,每年租金8000块。
周立伟很满意,这厂子虽然破旧了点,但是地方不小,有3000多平方米。食堂和员工宿舍都有。
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周立伟让高友全先带人将厂房稍微修葺一番,墙面重新刷一下,有坑坑洼洼的地方都填补一下。
也就几天的样子,厂子就大变了样。
厂子准备好,周立伟就让云秀组织搬迁作坊。
大家知道作坊要搬去一个厂子,都很积极。当大家走进厂子大门的那一刻,看到大门上的挂牌:秀丽服装厂,大家激动得眼睛都红了。
以后,他们也是正儿八经的工厂员工了。
现在厂子扩大了,周立伟和云秀又组织了一批招聘,这一次又招了近50人,其中30多人都是京南制衣厂的职工家属。
对这30几人,周立伟那是相当地满意,不为别的,周立伟看中他们的技术。
这些人基本都是制衣厂退下来的老职工,他们基本都是将工作让给了家里的子女接班,自己闲在家里没事过来碰运气的,没想到这边的工资待遇还不低。
服装厂算是慢慢地步入了正轨,王府井和西单的店铺也在赶工装修。初步效果已经出来了,周立伟很满意。
现在学校外家里的房子一二楼又空了出来,周立伟索性准备将他们的建筑公司就开在这里。
确定好选址,周立伟将电话打给了在哈市的祁光荣和陈达,跟两人说要成立建筑公司的事。
几人聊了一会儿,祁光荣表示过两天就亲自来京都一趟,当面再详谈。
陈达没法过来,这段日子正是他们单位转型的时候。他不能离开。
之后,周立伟又将电话打给了张亮,电话里张亮很是兴奋。
周立伟还没说正事,他就激动道,“伟哥,我领证了,我跟小瑶领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