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见一名都难!”
四月的校园里,春意盎然,偶有鸟鸣。
杨丽手里捧着一杯柃檬水,站在陈恭身边,笑着说道。
陈恭闻声,笑着看了一眼杨丽:“那我走?”
杨丽一听这话,顿时跺了跺脚,翘眉瞪起,眼里带几分嗔怒:“你敢!”
陈恭也是开个玩笑,看见杨丽这样,也是笑了起来:
“哎,我现在可是臭名昭著!”
“网上你没看到?”
“都这样了,你还做工作室的秘书。”
“不过,还是谢谢你了!”
陈恭看着杨丽,笑着点了点头。
杨丽嘿嘿一笑:“你不也请我吃饭了吗?”
“一样!”
“扯平了!”
“再说了……困难只是暂时的。”
“没有黑夜的衬托,怎么显示出黎明的瑰丽呢?”
“加油吧,少年!”
杨丽笑着举起手里的杯子,和月亮对饮一口。
陈恭看着杨丽,笑了笑,没有回声。
这段时间,杨丽忙坏了,她申请材料之后,帮助陈恭组建了“陈恭工作室”。
这是类似于医院“名医工作室”一样的一种学术工作室。
所谓名医工作室其实是医院的产物。
因为每一位名医,身上都蕴含着无穷的能量,他们本身就是重要的学术产物。
所以,围绕名医建立起来的一个以文化传承,学术继承,科研挖掘……等工作为一体的工作室。
能开设名医工作室的,都可不是一般人。
山河医科大也有一些类似的工作室。
比如“苗玉兰工作室”,这是病理学教授苗玉兰的工作室,工作室有传承的作用,有团队负责苗玉兰很多科研工作……等等!
按照常规情况,陈恭目前的职称或者贡献,是无法成立名家工作室的。
可是,伴随着转化医学的突然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