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当天,在得知首次项目成功之后。
顾斌十分兴奋,连忙找到了学校领导商讨校办企业的事情。
校领导就组织起了相关会议。
顾斌觉得,这一次的校办企业很有前途,希望学校可以抓紧时间筹办。
而杨广业更是仓促制作出来一个方案。
但是,如此一来,若是想要全面建设起来这个检测公司,前期至少需要投资500万来建设校办企业的事情。
而这笔钱,只是够杨广业建设实验室。
但是想要开展具体的工作,钱并不够,还差很多。
更别提校办企业的场所、实验室的建设等诸多费用。
以至于,学校不得不召开高层会议,进行讨论相关事宜。
顾斌作为基础医学院的院长,以及党委副书记,有一定的话语权。
而且,顾斌年纪大了,在学校养老的心思也不多,而且伴随着杨广业的成长,顾斌也做好给杨广业让位的打算。
所以在推动校办企业开设方面,非但没有拒绝,而且是十分用心并且用力。
关乐山是常务副校长,在调查了相关事情之后,也没有选择拒绝。
但是,学校也的确是有学校的苦衷,没钱,注定了是做不好事情的。
因此……
顾斌提出了一个建议:“我觉得,我们应该开明一点。”
“校办企业,不一定就是让学校全资独资。”
“哪怕是清华北大的这些校办企业,很多也是股份制的。”
“而且,股份制有着股份制的优点,可以利用民间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管理等优良模式。”
作为校办企业,其实是允许入股的。
顾斌一来是想要尽快兴办企业,投入使用,不要被繁文缛节给耽搁了时间。
其次……
顾斌说实话,也不想让学校独资。
以前学校曾经有一个独资药厂,药厂是吸收的当初山河制药厂的一些设备和员工。
可是……
经营了几年之后,直接倒闭。
现在这个药厂都没有卖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