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标准的绅士,一个好人。
《东方快车谋杀案》有过很多版本的影视剧,也做了一些改编。
但是所有导演都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自己的改动,属于班门弄斧。
原版剧情,就是最强大的。
而原版中,波洛做出的选择,也让读者为之叹服。
在侦探界,如果说宋慈是一个验尸官,那么包拯就是一个真相使者,而狄仁杰则是一个聪明的正义使者。
而在国外也差不多,如果说福尔摩斯是一个真相使者,那么他其实还是有点偏向于正义的,而波洛则是一个正义使者。
波洛在做事的时候,并不完全考虑让真相大白,而是考虑让正义到来。
少包之中,包拯在《狸猫换太子》一案,让真相大白,但是没有让正义到来。
可以说是他那时候还年轻,还不懂如何利用一切条件让正义降临。
他只能做到揭露真相。
那么在《东方快车谋杀案》中,波洛做到了查明真相,而且用隐瞒真相的方式,让正义降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然了,也是有原因的。
如果被杀那个不是米国骗子,而是英女王,那波洛也不可能瞒得住。
少包遇到的情况,比波洛遇到的情况更复杂。
但说白了,一切架构和故事,还不都是作者预设的?
作者通过自己巧妙而合适的预设,让波洛拥有了最强大的个人魅力,也正因为如此,波洛身死一案,在前世直接登上了大苹果城时报头版头条。
当然了,达尔夫在说自己感受时,不可能剧透。
所以,论坛水友都听得云里雾里的。
但,还是有人问出了引爆争端的一个问题。
“和班克斯的新书《雾色斗篷》比,如何?”
达尔夫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考虑:“如果说《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太阳,那么《雾色斗篷》只能是汽车行车记录仪的红色启动灯。”
这是什么玩意儿比喻?
不过这的确是形象。
在黑暗的地下车库,行车记录仪的显示灯还是能引起一些人的注意的,毕竟它一闪一闪的。
但是在烈日之下,行车记录仪的显示灯,根本就没有亮光。
甚至于,行车记录仪拍摄太阳,都拍不清。
你连看清太阳的资格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