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维国有一个很好很好的女同学,两人经常一起畅想驱逐侵略者后,如何发展这个国家的事情。
两人的老同学,已经参军的毛松,时不时会给两人寄信。
但是这一次,时隔三个月,还是没有信件寄来。
而在等到信件之前,侵略军已经把战线推进到了很深的地方,后方必须转移了。
整个学校的人一起转移着。
岳维国在转移中,认识了空军大队的教官,偷偷瞒着家里人,报名了飞行学院。
说是飞行学院其实和西南大学在同一个校区,家里人还以为岳维国在学校学物理,谁都没想到他在学校学开飞机。
但是这段时间,更加的让岳维国感觉到不安。
整个班级,一共四十八个同学。
每隔几天,就会有征兵处的人带来命令,征召学生出发。
不久之后,又来征兵。
岳维国的老师喜欢在黑板上,写一个个的名字,每写一个名字,就是一个飞行员在空战中牺牲了。
直到最后,整个学院已经没有飞机了,只剩下了一架老式战斗机作为教学飞机。
天空轰隆作响,防空警报格外刺耳。
一架老式战斗机升空而起。
目力所及范围,超过十五架敌机呼啸而至。
正在和女同学再次谈论要不要参军的岳维国一路狂奔赶到了教官的宿舍。
教官宿舍桌案上,留着一封诀别信。
“送吾子弟,上青天与敌寇奋战,四十三人,无一归来。”
“学生都去了,该轮到老师了。”
剧情到了这里,其实没怎么体现岳维国自己的事情。
但是,整个战争的惨烈,已经描绘的淋漓尽致了。
要不是飞机不够用,恐怕岳维国也已经作为空军在天空之上与敌寇决斗,再无归期了。
但是现在,哪怕飞机不够,也不能阻拦岳维国为国效力了。
飞机不够,我可以登舰,舰船不够,我可以上马,马儿不够,一双鞋足矣。
老父亲在阴暗的大堂里,坐着,杵着拐,不知道是要起,还是要坐。
只看着儿子离去,最终还是没有力气站起来。
老母亲哭的眼角浑浊,也还是没有出声留人。
岳维汉乘上了汽车,前往战争最惨烈的前线。
作为接受过空军训练的他,刚刚参军,就顶着中尉军衔,要去前线战争最惨烈的地方,当机步排排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