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暮白眸色微顿,朱笔一勾,在李大人的名讳上画了个圈。
夜色沉沉,江暮白伸出手捏着紧绷的眉心,忽有通判前来拜访。
通判看着铺满案卷的桌面,忽然开口道:“江大人当真要为了一件盗窃事,而重翻旧案,耗费心神吗?”
江暮白拢眉看他。
通判继续说道,江暮白初涉仕途,想做出一番事业在情理之中。但江暮白需得知道,什么事情做了能得好,什么事情做了只会惹祸上身。
“旧案被翻,前任知府定然会怨极了大人。他本就被贬谪,年岁渐大了,再熬过几年便能告老还乡。可江大人这般举动,他可是名节不保啊。”
江暮白无动于衷,他不会滥发善心,只可怜前任知府,不可怜蔡富商家中数百口人。
通判清清嗓子,指着被圈出来的李大人的名讳,缓缓说道:“这位李大人,远在京城,如今正风生水起。当年争夺山水屏风的事,他实在无辜。心爱的物件本是唾手可得,却被蔡富商横插一脚。如今江大人又要因为蔡富商怀疑他,李大人不知心中该如何烦闷。”
江暮白淡声道:“清白无辜,无需烦闷。”
通判见江暮白书生意气,完全听不懂自己的深意,便径直挑明,只道江暮白即使查的水落石出,也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蔡富商既然已经入土,此事便应该就此停歇,江暮白穷追不舍,只会自寻麻烦。
之后几日,江暮白便遭遇到各种软磨硬泡,或强硬,或哀求,扰得他心绪烦闷。
身前撞到软绵的身子,江暮白垂眸看去,见是随清逸。
随清逸背着书袋,小手抚着额头,脆声道:“江大人,我人小不看路,你怎么也不看呢。”
江暮白俯身看他:“你人小,也需仔细看路。不然遇到我这种不看路的大人,便又会被伤着了。”
随清逸一脸若有所思。
“清逸。”
随清逸抬头看去,朗声喊着“娘亲”,朝着元滢滢跑去。
元滢滢将随清逸接到怀中,看着江暮白柔柔浅笑。
江暮白同元滢滢并肩走着,随清逸跟在两人的身后,口中默默背着书,眼睛却盯着江暮白看。
元滢滢怜惜随清逸背的书袋沉重,要替他拿上一会儿。随清逸怎么可能让娘亲帮他背书袋,正要开口拒绝,便听江暮白出声说他来罢。书袋便莫名其妙地挂在了江暮白的肩上,他身姿挺拔如松,即使背着孩童的书袋,也不会怕被人看到堂堂知府竟然是这幅模样。
元滢滢见了江暮白便觉得欢喜,仿佛夫君尚且没有离开她,仍旧能够常常陪伴她身侧。只是这些隐秘的心思,元滢滢是绝不会和江暮白说的。她隐约觉得,江暮白若是知道了,自己拿他当做随席玉,定然会生气的。
只是……江暮白这样的脾性,即使是生气,恐怕也不会如何可怕罢。
元滢滢凝神想着,忽然听到江暮白沉声叹息,言语中带着茫然地说道:“过去,我只觉得行事随心,踏入仕途更是要凭心而为。如今看来,随心所欲并不是那么容易。”
元滢滢不知他是因为何事烦恼,但即使江暮白详细地说出烦恼的事情,元滢滢也帮不了他。
元滢滢柔声道:“再难的事情,江大人总能解决的。”
江暮白停下脚步,神色微动:“你当真如此相信我?”
就连他自己,都觉得乏累,对自己开始不信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