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穆云接到了自家阿父的信,内容是,“阿父相信杭大人能把你教好。”
穆云欲哭无泪,至此老老实实的干活和训练。
*
杭舒章和苏韵香在聊鱼陶。
苏韵香道:“我总觉得鱼陶想要参加科举考试。”
贾莲插话:“可不是,自打鱼陶首领来到孤城之后,每天忙着跟南总管学经商之道,夜晚就背书,我瞧着都害怕。”
“你们说,她要是真考上了怎么办?”苏韵香单手撑着下巴,若有所思。
“能考上才好啊。”杭舒章不以为意道:“活生生的例子在这里,还怕十六部的人不动心?”
“可是……”苏韵香还是有些担心,“她毕竟是一族之长,她要是真的在永国当官,
赤燕部那边会不会有意见?朝堂那帮人会不会有什么别的想法?”
“这有什么。”贾莲笑道:“永国的官可比赤燕部首领威风多了,再说,要是国内的学子考不过鱼陶,该羞死人的是那些不用功的酸秀才。”
苏韵香漫不经心说道:“这倒也是……”
“好啦好啦。”杭舒章打断她,“别想那么多了,船到桥头自然直。
再说了,考科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凭她那点学问,还不一定能考上呢。”
二月。
杭舒章和学政主持了汝州城的考试。
鱼陶运气不错,竟然考过了县试。
青君也考过了。
府试两个人也顺利通过。
院试的时候,青君考过了,鱼陶没有考过。
杭舒章安慰她,“你这个成绩已然不差了,来年再战。”
鱼陶淡然的对着杭舒章行礼道:“多谢大人宽慰,我回去读书了。”
鱼陶走出书房。
杭舒章看着眼前气质清冷的青君,问道:“对于十月乡试,青君是否应试?”
青君微微躬身,行礼答道:“承蒙老师垂询,学生自觉尚欠火候,打算留待下科再考。”
杭舒章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之意,点了点头说道:
“如此甚好,凡事求稳方能致远。以你目前的火候和心态,稍作沉淀,必能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