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给王允大人一个署理知府头衔,都明显有些不合适。
可要是把自己这个北直隶总督的位子拱手相让,王允大人必然不敢接,周进本人也舍不得。
宣城伯卫应爵也是这种情况,他乃营中宿将,又是卫若兰的祖父,卫若兰都已经是一师之长了,以卫应爵的资历要出仕,都可以直接出齐鲁军总指挥了,那还有松江侯周进什么事?
好在宣城伯卫应爵很有觉悟,他已经公开表态,说自己年事已高,在家中含饴弄孙、安享晚年即可,若没有特殊情况,不会考虑再出山了。
还有人喜欢贪财,也不适合安排实职。
比如说周太监,便不是一个好家伙,他受德正帝指派,先后在松江府团练水营、登莱水师做监军,正经事没干几件,惟知道贪财。
周太监只要逢年过节时,能从周进手中拿到一笔节礼,其他事便可以一概不管。
上次周进远征宝岛,驱逐红毛,长时间离开任职所在地,这其实是违规的。周进请他替自己打掩护,他也欣然从命,毫不含糊,典型的有奶就是娘。
以前周进在大周朝为官,像周太监这些人贪财懒政,相当于是挖大周朝的墙角,只要没有妨碍到周进本人的利益,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懒得多管就是了。
可现在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之时,周进都在为自己而打拼了,自然不适合把这些人放在重要岗位上。
但周进也不能将他们驱逐,或者将他们问罪。
像周太监这些人,都是跟随自己的老人了,以前相处也极好,现在周进大权在握,便立即翻脸,让其他人心里怎么想?
周进思虑再三之后,决定在松江侯府,成立一个资政委员会,邀请锦乡伯韩老三、宣城伯卫应爵、旧朝户部尚书王允、旧朝工部郎中贾政、邢州白氏家族家主白俊杰、一等子爵柳芳、江南魏氏家族家主魏东安,广陵张氏家族家主张全辛、旧朝登莱水师监军周太监等十余人,为松江侯府资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中,王允大人为松江侯府资政委员会首席召集人,邢州白氏家族家主白俊杰为资政委员会文字秘书。
这样一来,既能给予这些老人家以必要的尊重,又能发挥他们的个人所长和特定关系网。
像上次,水溶、金磊、穆云、高焕等人,原本还想在登莱钱庄要账,是韩老三、卫应爵二人出面,给他们四人陈述利害关系,终于说动了这四位大神,让他们高高兴兴地坐上前往金陵的船只,打算去松江钱庄讨要欠账了。
他们扬言在松江拿到各自名下存款之后,便搬到金陵常住,为金陵扬光小朝廷发挥余热。
能够顺利打发这四个倒霉鬼,让他们堕入松江侯府一系的算计之中,韩老三、卫应爵二人可谓功不可没。
韩老三、卫应爵等人,刚开始接到邀请,拟被聘为松江侯府资政时,还有些不明所以。
“这个资政是做什么用的?”卫应爵对儿子卫时汉说道。
他都打定主意不再出仕,以便给孙子卫若兰让路。松江侯真能成事,卫若兰便是于松江侯微末之时真心相投的股肱之臣,比起他这个半道加入者,在情分上不可同日而语。
卫时汉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他虽然还年轻,兄长卫时秦在外从军时,宣城伯卫应爵在营中的许多事务,都是他在帮忙打理,若说到士卒操练、营中庶务之类,他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论及资政一职,究竟在松江侯府一系中,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能发挥出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卫时汉也是一头雾水。
而且,卫时汉现在也忙着。他人到中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已被聘为新成立的保州武备学堂副监督,是保州武备学堂唯二的两名副监督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