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以为真要歉收的,如今这田收……委实不算差。
收尾的工作十分复杂,陈延不得不把东门街的两个主事也叫了过来,他要把各组麦苗记录册全部整理好,然后把重要的数据摘录在一起,对比种植、肥力、收获。
虽然虫灾后对比数据有所出入,但也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两个主事在看见图文俱全的表格报告后,十分震惊,他们从没来过京郊,但把陈延写的报告从头到尾都读一遍之后,就跟把这事儿经历了一遍一样。
太详细,数据太丰富了!
这边的一切整理好,呈上去后,陈二根家的麦田,也开割了。
而正当陈延盯着陈家的麦田之时,前边朝堂,再度因他之事吵得不可开交。
-
朝上的大臣泾渭分成了两派,陈延的报告写的详实、准确,有理有据,天子令大学士在朝堂上念完后,众人安静了些许时间。
大家心头微震,怨不得陛下会看重这个叫做陈延的农家小子,这报告、这细节、这紧抓的重点,的确是天子最欣赏的人才。
但震归震,该抢的东西还得抢,特别是蒋相后面的两个大臣,交流了一下目光,压下了心底的震惊。
那样的害虫之下,都能有这样的收成。此种田之法……绝对要搞到。
激烈的参斗开始了。
朝堂上个个都是人精,在看见陈延种田收成不错之后,蒋派不再攻歼陈延什么本事都没有,只道他年纪太轻,容易出纰漏,难当大任,该为副手。应选一个资历更深的老臣来统筹此事。
这话说得有几分道理。
但以叶衡一派为首的臣子则高声为陈延辩解道,虫害一事为天灾,但在虫害之下,收成仍不比往年差,说明陈延是有水平的。再加之去年郊外有农人种青菜亦丰收……这说明陈延是有本领在的。
“本来做的好好的,何必强加?”
二派各执一词,各有论调,就在大伙儿辩得难舍难分之际,真正的天子党姜大人忽然站出来,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陛下,陈延一介二十之龄的进士,您任命他为农事司长时,朝堂之上所有人都不曾想过,他能有今日之成就。”
“所以臣认为,我们这朝堂之上,亦有许多如陈延一般的能人,看着不会种田,实则精于此道!”
天子颔首。
姜大人面问蒋相那边声音最大的几人,道:“陈延的确年轻,纰漏之下,选一老臣的确稳妥,但不知各位可有推荐的擅田法之人?”
他所言所语,皆偏向蒋派,一旁的叶衡深深看了姜定修一眼,再瞥了眼龙椅,迅速噤声。
不一样的走向出现了,朝堂上有片刻寂静,天子此时才缓缓道:“争辩无意,田收、粮收一事是国之根本,各位爱情若有良策、良臣,尽可推之。”
这是……对陈延失望了,真准备挑人上去的意思?
再之后,也没有什么值得一直吵的消息了,大太监高声道退朝,今日下值后,几个清瘦长须的雅客小聚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