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此时很多公社,已经改成“乡”或者“镇”,只是大家还习惯叫“公社”。
裘村公社已经改名裘村乡,它与溪口镇相邻,沿着剡江前行不到五里地,就到了董一平岳父岳母家所在的魏公村,过魏公村就到项家村。
卢灿来找项家后裔,自然是想要出手帮一把,可不妨碍他隐藏着另外一点小心思。
早在两年多以前,他在调景岭楚天佑家中,得到一件张希黄的竹雕香筒,香筒上的雕刻内容,是含墨林堂在内的《湖舟夜行乐》,最蹊跷的是,整幅竹雕画面的四周,人为钻了四个透香孔。四个透香孔,设计的很奇怪——它们并非在同一条直线上,而是围绕着墨林堂,分布在四栋建筑的基座上。(详情可见《相宝》第755章保安队长)卢灿和张老商议之后,都认为这四个点,很可能是项家后人掩藏藏品的地方。
事后,卢灿也安排润馨瓷器厂在杭州开化县投资的瓷土矿场人员,专门去走访嘉兴。可得到的回复却是——项家确实有宗亲在嘉兴,但都是旁支,项元汴的直系项炳森一脉,早已经去向不明,至于墨林堂、天籁阁、退密斋、白雪堂这四栋项元汴藏宝楼,都已经全部不在,连遗址都很难找寻。
对项家最熟悉的,依旧是项家直系后人。
今天能碰上疑似项家直系后人,卢灿于情于理,都得过来看看。
至于说万一有宝藏……
咳咳,项家如果想要保留,让给他们也不是不可以,总比掩埋在土里继续损坏强得多!当然,如果项家有打算将掩埋的藏品出手,那是最好不过,到时候多给他们家族一些补偿!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真的有藏品被掩埋起来,而不是卢灿的胡乱猜测。
车子停在魏公村村口,董一平独自下车进村,不久,就带回一位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卢先生,这是我内弟,魏金明,他带我们去项家村找人。”
“呃,麻烦你了!”卢灿跳下车,向对方递了一颗香烟。
可能董一平已经向魏金明介绍过卢灿的身份,魏金明略显拘束,微微躬身,“不麻烦的,这一片我熟,项家村现在是项秃子当家,前些天我还给他家干过木工。”
“哦,我这位内弟,是个木匠。前些天不是清明祭祖嘛,项家村修祠堂,就是他……带人做的工。”董一平接过卢灿递来的香烟,在旁边帮衬解释一句。
“祠堂?看来项家村人口不少呀。魏先生对项家村很了解,给我说说呗。”卢灿拿出打火机,帮两人点上,笑笑问道。
“卢先生你大老远的,打听项家干啥?”
魏金明还真人如其名,挺精明,他还是第一个问出这种问题的。卢灿随口笑答,“我在北美有一位项姓朋友,他来自嘉兴项氏家族,委托我帮忙找找项家后人的信息。这不,今早鬼市上碰到项家人,就顺便过来看看。”
与其说是解释给魏金明听的,不如说是为了董一平和骆兆平。这两位过些日子去香江,肯定能看到虎园博物馆中的天籁阁展厅,不说明白,他们指不定会有什么想法。
“哦,这样呀。”董一平和魏金明不约而同点点头——这不奇怪,甬城是侨乡,最近几年国门开放,有不少海外华人,回乡寻根问祖。
“上车吧,再不走估计人家下田干活了!”骆兆平透过车窗,对外招招手。
八水绕宁绍,甬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每年五月是有名的“小双抢”时节。卢灿等人一路走来,原野中,到处是忙着油菜收割,栽种秧苗的热火朝天劳动场景。
抵临项家村,车子停在村口石桥边的打谷场上。不少村民在晾晒油菜杆,还有几个孩童,正在大簸箕上踩着油菜荚。一行人下车,自然招来众人围观。